期待公众场合为婴儿哺乳不再尴尬
本报讯(记者 王何军)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省卫生计生委、省发改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等单位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完善我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配套措施,为公共场所配置母婴设施排出时间表,给广大年轻妈妈带来了福音。
根据《意见》,到2017年底,我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市内火车站(包括高铁站)、三级综合医院、4A级以上旅游景点、大型商场等应按要求配置母婴设施;2018年底,全省所有民航运输机场、火车站、大型客运站、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A级以上景区、公园广场、移动空间(火车、高铁)应按要求配置母婴设施;2020年底,在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实现母婴设施全覆盖。
《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以孕期、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需求为导向,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相关单位积极性,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综合考虑公共场所面积、人流量、母婴逗留情况,在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建立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并配备基本设施。用人单位女职工较多的,应当根据女职工需求,建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
没有意外的话,年底外出的年轻妈妈们,会发现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4A级以上景点等地带着婴幼儿更方便了,甚至在火车上,也将有独立的哺乳空间,再也不用为哺乳犯难了。
近日,我省《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引起极大关注,记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采访。
现有母婴设施难以满足需求
8月6日,怀里的儿子因饥饿而让人心疼地哭闹,在旅游大巴里的李燕妮再也无法继续淡定。她不得不解襟开衫开始给孩子哺乳,同时感到一阵尴尬。
许多女性曾在微信朋友圈诉说生完宝宝后的工作生活突变。上班与母乳喂养的矛盾,让一线女职工强烈感到了育儿设施缺乏带来的不便。记者接触了一些年轻妈妈的工作单位,没有一个设置母婴室或类似母婴哺乳的设施。
8月1日,记者在西安街头随机调查采访母婴室建设时,很多年轻妈妈表示,除了像熙地港、印象城这种较新建立的商场,在其它地方想要找到一个能放心给婴儿哺乳的空间并非易事。
那么平时妇女儿童相对密集的地方是个什么情况?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西安的一些儿童类医院、商场等场所。遗憾的是,这些地方虽然建设有类似设施,但普遍面积偏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以西安市儿童医院为例,门诊总共设置有4个哺乳间,但总面积只有20平方米左右,而且仅有沙发和桌子等简易设施。8月15日上午,记者在该院一楼门诊大厅粗略数了下,同时有13位妈妈抹开面子当众在人群中给孩子喂奶,6位妈妈在给孩子冲奶粉,2位妈妈在给孩子换纸尿裤……楼层内设置的5平方米哺乳室显然很难同时满足需求。
“机场、5A级景区、大型商场等在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时添加了相关功能,但总体上全省母婴室的建设还远远难以满足广大年轻女职工多样化需求。”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乔安说。
女职工乐见加速推进母婴设施建设
新出台的母婴设施建设新政,可乐坏了西安西郊一商场的女珠宝销售员朱柯。8月2日,记者采访她时,朱柯说:“我家老二年底即将出生,到时再也不用像一胎哺乳时那样到处躲躲藏藏了。”
西安市高新区一企业女职工吴铭现年26岁,3年前有了自己的女儿。吴铭说,自己在企业里坐的是大办公室,有好多男同事。但孩子吃不习惯奶粉,“这可折腾坏了我”。
为了给孩子喂母乳,吴铭的婆婆需要每天把孩子送至单位附近找好地方。或饭店包间、或人少的楼梯道……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她怀抱孩子喂母乳的身影,也因此闹出了许多尴尬事。直到她们家咬牙买了辆代步车,每天才有个较为放心的地方给孩子喂奶,可停车难又让她陷入了另一个矛盾之中。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吴铭的老公一家一直希望她再生一个老二。“我持观望状态,如果母婴设施建设能够得到彻底落实,我就生二胎。”吴铭说,“一胎的折磨不堪回首,想要二胎太顾忌。”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记者的采访中,大部分受访年轻女性对我省开始实施的“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充满期盼,并渴望“加速推进母婴设施建设,早点让我们多些方便”。
母婴室设施配备亟待完善
儿童专用洗手液、温奶器、身高测量墙、体重秤、专业的尿布台、亲子卫生间、3个独立哺乳室、婴儿床,更有免费饮用水、纸尿裤、纸巾、湿巾、针线包以及贴心的“挂钩”、婴儿车、女性卫生用品……这统统都是西安City On熙地港西安购物中心独立母婴间里的标配,三室一厅的格局可以容纳多个妈妈同时哺乳和更换纸尿裤,配备甚至细微到了婴儿护理台上的温和灯光和绿色篷布。
“市民一家三口逛商场已经成为常态,没有这些便利的服务措施就很难满足顾客的长时间休闲。”City On熙地港西安购物中心市场部工作人员魏璋说。
魏璋介绍,熙地港1到6层每层都有母婴间,甚至停车场都有女性专用车位。自去年4月28日开业以来,熙地港母婴间经常出现供不应求、排队使用的现象。
像熙地港的母婴设施建设,目前在全省来说算是“标配”。毕竟这样的“标配”,就全省现状而言显得过于单薄。在企业中,像宝鸡供电局这样稍大一点的企业里,也仅仅是设置有女性休息室,普遍都没有母婴相关场所和设施。
全社会应共同行动推动政策落地
“省上9个部门一起推进实在是太好了,但希望各市在制定政策时能因地制宜,消灭母婴设施盲点。”咸阳一旅游景区的女售票员张丹说,目前5A级景点以上都普遍设立了第三卫生间,有类似的功能,女性不至于不方便。而相比而言,4A、3A等级别旅游景点的迫切性就很大,因为别说标准的母婴间,就连起码的第三卫生间都没有,游客游览就会相当不方便。
采访中,当问及哪些场所迫切需要设置母婴室时,熙地港三楼母婴间里的王女士一边换尿布一边说:“如果能在像政府、各种服务大厅以及小区附近的公园内设置一些母婴室,那对我来说带着宝宝出行将会更加方便。”
对于如何加快建设以及优化建设,多位女性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建议。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年轻女公务员刘晴说,可视情况作为政府的重大惠民项目,列入年度省政府实施项目。而身在建设部门的蔡思敏则建议:“规划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人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公共建筑强制性标准,并制定专门建筑设计规范,推动相关场所规划建设母婴室。”
类似的建议也得到了医疗等健康机构从业女性的拥护。西安市儿童医院门诊办主任邰静等人说,母婴设施建设是造福全社会的事,单位毕竟精力和资金有限,应该由政府出资大力推进。陕西各市能否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加快推进母婴设施落地,像吴铭一样的广大年轻女性充满期待。她们渴望——母乳喂养,不再“东躲西藏”。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