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就要尽责任!”这是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草庙村党支部书记何万安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一次查看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园区里,他不慎跌倒,后经检查为腰间盘突出症,需住院治疗,他一拖再拖忍着疼痛继续工作。正是他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不畏艰辛坚守脱贫一线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鼓舞了草庙村的脱贫攻坚班子,他们并肩作战,攻坚克难,共谋脱贫攻坚大计。
几年来,草庙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行“党支部+”党建促脱贫模式。村党支部引领建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成立产业互助组、互助组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产业链上,形成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的发展格局。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流转土地2100亩,受益贫困户68户。同时,量身定制产业脱贫计划,利用本村优势资源土地800余亩,引进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贫困户发展70余户,切实为贫困户摘帽找准了路子。
脱贫先立志,唯有自强不息、勤劳打拼,才能更快过上好日子,在积极推动党建促脱贫工作的过程中,老党员陈国根深受感染,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自力更生,给年轻的村民做出了好榜样。
陈国根出生于1951年,1975年入党,妻子朱昌兰患有高血压,需常年用药,两个女儿双双外嫁。当被询问为何坚决要退出贫困户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是老党员,不能不懂政策、不带头遵守政策。我的一双女儿虽都已嫁出,但是按照‘十三条’要求,我们也算有赡养人了。我是老党员,要带头把政策认真落实。脱贫致富关键还要靠自身努力,如果一味地等靠要,十年后也还是贫穷。”
今年45岁的徐生成,肢体三级残疾,2014被确定为贫困户。他曾经也很迷茫,认为出门务工必然有许多劣势,身体残疾找工作必然受限,经过考虑,决定发展养殖业,于是自费到汉中学习肉牛养殖技术。在村党支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养殖场迅速建成。刚开始以散养为主,后来为了节省开支,他起早贪黑外出割草,一车一车拉回来。春夏时节,水草丰美,基本上不需要多少喂养成本,秋冬季节添加玉米面、米糠、麦麸等农家饲料,全程绿色饲养,不添加任何化学饲料。“要想牛肉品质好,必须生态养殖。”张吉友说。现养殖场存栏18头肉牛,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取得了养牛的第一笔收入。看到徐生成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后,周围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找到徐生成,想将自家的牛入股合作社。
“有党组织的支持,有群众的信任,我更有信心干好了!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科学养殖,力争将更多的贫困户吸引到合作社里,大家一起奋斗,一起脱贫致富。”徐生成信心满满地说。
(陈康玲 王蒙 刘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