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凤华
鸡头米,又叫芡实,与莲藕、菱角、茨菰一样,无富贵奢华之气,清淡宜人。乡贤郑板桥赞之“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珍珠圆”。
鸡头米,圆形的叶子,正面青绿,背面绛紫,边角微翘,表面多三尖带刺凸起,蒲团一样平铺在澄澈的水面上。叶茎和花茎上长满了刺儿。鸡头花外瓣紫红妖艳,渐渐晕染出霞红,内瓣一片明黄。果实有苞囊,鸡头型,有蓝紫色鸡冠。清趣的鸡头米,像流落在民间的落魄文人,踽踽独行在光阴里。
村姑取来竹竿,绑上镰刀,将镰刀伸到鸡头米下面,钩住长茎,使劲一拽,鸡头米立刻被钩断,漂到水面上。再小心翼翼地提上来,放进竹篮里。采鸡头米和采菱、采茶一样,有着浪漫的田园风情和古典意蕴。
捞上来的鸡头米,如同穿了软猬甲,得先从尖顶处向下撕去一块,然后顺着破损处将外皮全部剥去,露出软软的果房,壳内果实裹着红色软壳滚出来。用手一抠,一粒粒鸡头米就会掉出来。撕去果粒外的包衣,品尝最里面的白色果实。一个壳内往往有几十颗、上百颗鸡头米。外如莲心,但小如豌豆,浑圆而坚硬。润如珠玉的鸡头米,托在掌心,颗粒椭圆,可爱动人。
中秋赏月,小院方桌上必供有月饼、菱角和鸡头米。鸡头米煨煮后,加点糖,味道鲜美,糯润爽口。大家品尝着芝麻粘饼,剥着鲜嫩的菱角和鸡头米,尽情享受中秋之夜的温馨,再现宋人苏召叟“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的意境。
鸡头米水白色的花茎生吃脆嫩,味道清爽甜涩。清炒时,倒入红椒丝,煸炒到梗段发软,即可装盘。盘中鸡头梗,白如瑞雪,口感酥糯香甜,佐酒极为爽口,让人吃出渔樵闲话的意味。
用鸡头米制成的甜羹味道佳妙。在水中加入晒干的桂花、冰糖煮沸后,再放入鸡头米熬煮,盛入碗中,满碗珠玉晶莹剔透,桂花金黄,鸡头米玉白,冰糖甜水黏稠,抿一口,温软香甜的绝妙口感令人充实而欣慰。
将鸡头米磨成粉,就是简便快餐的芡酪了。欧阳修作《初食鸡头有感》,极力盛赞芡酪的美味。夜晚读书倦时,我会捧一碗滚热的芡酪啜饮,如有知音红袖温情相伴,心灵晤对,喁喁低语。
我喜欢剥几粒新鲜莲子,和鸡头米一起清水稍煮,那种带着水气的新鲜、那种自然的恬淡和清香,舀一勺放入口中,美妙感觉正如范烟桥说:“银瓯浮玉,碧浪沉珠,微度清香,雅有甜味,固天堂间绝妙食品也”。
鸡头米蕴藏的诗情,一次次洁净我的心灵。水蔬的清隽和芬芳,诱惑着我的味蕾,牵
动着我的乡愁,给我带
来丰盈的喜悦和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