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吟低唱》是一部由诗歌、散文、随笔、游记、特写、回忆录、时评风搅雪编辑而成的书。刚拿到手里,我对这体裁杂七杂八又近200页的书了无兴趣。放了几天,见装帧精美大气,书名不凡,封底上分明印了作者“特级飞行员,2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荣获空军飞行金质奖章、军级飞行专家称号”的简历,便生了解开其神秘生涯的冲动,不由自主翻了起来。我是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读者,边读边问边想,读完了,发现这册子通前至后说民俗。我是研究新闻民俗学的学人,对说民俗的诗文、图书,油然生了亲近感。
这部书,原以《偶思偶得》《此心安处》《敬业乐业》编排,大致以诗歌、散文、做“官”之道的类别为顺序。我的阅读则不以为然。阅读因民俗而有感,便打乱原书顺序,如同泥瓦匠和泥,将泥巴、麦草、白灰与水搅拌成浆,照砌砖墙、涂壁、盘炕、筑锅台的不同用途思考诸原料的比例。阅读时,出乎原作与编辑意料之外而另行开拓。不人云亦云,也算一种脱离窠臼、另辟蹊径、为用而读的方法。为用而读,一部书到自己手里,哪怕浓缩出百八十个字,或三言五语,也算开卷有益了。
人在世间,莫不照一定习俗生存。不同民族,从习俗可分辨其文化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人,习俗差异甚显著。《浅吟低唱》这部书的价值,不在文字华美、绘人绘景细腻,正在实录民族、地域、民间风俗的原汁原味。实录是司马迁撰写《史记》创造的方法,中国25史都承袭了。由此,《浅吟低唱》这部书,也有供史家参考的用场。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中,人口流动剧烈,民族、地域、民间风俗也处于流动不息的状态,实录一时一地习俗以存史,促进移风易俗,成快哉事矣。
书中的《秋月》《相印》《除夕》《过年》《献给慈爱的母亲》《思念》《赏秋月》《祭奠·清明节思母》八首诗,还有抒情散文《雪之豹》,叙写了逢年过节“墓碑犹如父母面,泪眼朦胧牵人魂”的浓烈思亲感情和对大自然的遐思。散文《抹不去的记忆》,叙述了儿时在苏北故乡里下河过端午节吃粽子的情境。作者把笔墨放在“一个个脱得一丝不挂,单手或双手高高举起衣物,仰泳或踩水过河,潜入芦苇丛”,怎么采苇叶,怎么“突出了重围”的童趣上。而采苇叶时,又联想母亲如何选用苇叶及煮粽子、吃粽子的清香味。《魂牵梦萦话春节》以时间纵向回忆不同人生时段在家乡过春节的“热闹”,并对如何做豆腐、贴“封门钱”“接财神”“压岁钱”等乡俗做了描写,不乏乡情、亲情细节的刻画。
《母亲去了天堂》是一篇写母子情深的悼文。其中,描绘作者回故乡见母亲躺在灵床上的丧葬习俗。“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泪如泉涌,扑通跪在了母亲身边,撕心裂肺地喊着:‘妈,我是老四,回来看您来了!’……”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大恩大德,还有抚摸、亲吻母亲额头而遭遇僵冷的凄凉。作者记录年节习俗时,总揉进母子、父子、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给予》也是写母子情的。《乡音难改》本是由“我的口音”变化说方言习俗,却出奇地插了一段一位战友在派出所工作,遇到目不识丁的苏北大娘来西安寻儿子,交流不通,找“我”当翻译的故事,乡音与乡情、母子情合而为一了。《乐在其中》—文,诉说自己由青年到当姥爷的人生变迁。面对“外孙是条狗,吃饱他就走”,而又心甘情愿“妈妈生,姥姥养,爸爸下班忙上网,爷爷奶奶当宠物,姥爷前后忙保障”。《晒场》《养猪》《故乡的小河》《孺子牛》,还有那“自驾游”,都是作者写故乡变迁的力作。在记录节俗、乡俗、婚俗中抒情,乃是《浅吟低唱》的显著写作特色。
书中的散文游记《苗寨印象》记述去贵州西江千户观察、体验彼地苗族生活习俗之所得。《秦岭——火地塘林场》所探之密,乃秦岭腹地宁陕县的森林生态系统,体察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合一”中国风俗总则之光辉。作者在《百姓之乐园——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随记》《我在大明宫》《汉城湖畔的婚礼》《太原迎泽公园》《走进包头》《一半西湖一半绸》《里约热内卢随记》等游记里,以自我审美观看自然的、人文的风景名胜,撷取了当地人和外国各色人等的生活习俗。其笔下,未停留于抽象美,且有独自的感悟、点窍、睿思。
分析起来,书里真正涉及驾驶军机的行俗,只有《梦想源于耕耘》《(我)眼中的延安》《光阴似箭》三篇。篇目虽少,文字也短,却将一个苏北农家子弟当轰炸机飞行员的生涯,真切而动情地表达出来。
《浅吟低唱》还有几篇不能归于前列的作品,《为人民放歌》写歌唱家贠恩凤。《人生<三字经>》以三言韵文的古老形式,写超脱于世俗的人生观。《二英》篇幅较长,原载《延安文学》,未载明纪实文学还是小说,但表达一位两度婚姻失败、晚年身患绝症也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故事,现实意义的倾向明确。
《敬业乐业》部分的文章,可读性略逊,归于“官场习俗”也不搭界,我只草草掠望而过。
阅读书目的选择与读法,原本依个人兴趣爱好、阅历学识、从业方向等而定,读中又做自我解构,即第二次创作。同一部书,不同的人读出不同感想,见仁见智,甚为正常。我读《浅吟低唱》写了上面的感悟,认定它是值得一读而倾向积极进取之作,故而乐意举荐给同道。
□刘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