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感念师恩

2023年09月15日

老师您辛苦了!

他给了我自信

□漠风

那年秋天,我和父亲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去县城职中报到。压抑了一个假期的情绪,自始至终都没有疏散。几分之差的中考落榜,让我久久无法平静,三年的期盼和等待,在那一瞬间化为灰烬。职中,这所被人们看作是小社会的校园,在我眼里是那么的不堪入目,我极其讨厌这所校园。

父亲帮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一边寻找教务处,一边安慰满是情绪的我。不识字的父亲用乡下口音询问报名的地方。他用厚实的身子挤过人群,为我找到了报名的地方,而我却一脸的压抑,默无声息地站在人头攒动的地方。

父亲说:“孩子你要是不想在这里上,咱们就去上议价学校,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学费。”我站在教务大厅的走廊上久久徘徊着,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至今让我难以忘却。正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位像是老师的人文质彬彬地向父亲询问情况,父亲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他有点严肃地说:“在哪里上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里能够得到重视,在哪里能找到求学的自信……”

听完他的一番话后,我决定报名。报名后的第三天学校正式上课,但是曾经的那种失落和伤感直到上课那天依然没有恢复过来。上完第一节数学课后,我一个人站在教室的走廊里发呆,突然有人和我说话:“还在闹别扭啊!”我抬头一看,是先前教导过我的那位老师,他竟然是我的语文老师。

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就这样在巧合和幻想中开始了。这位看上去年轻的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简单地介绍完自己后,没有直接讲课,而是说:“这节课,是我们走进高中校园的第一节课,面对这么多的新同学,我们今天不开新课,我们每一个人先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说出来,我们可以相互了解、学习,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教学。”

按照学号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教室里陷入一片安静。老师说:“面对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你们既来之则安之。当初,我和你们一样在徘徊和犹豫中选择了这座千里之外的学校。今天,你们既然来到了这里,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说明我们有缘分,命中注定我们要相聚在一起。大家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今天你们选择了这里,你们的成绩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佼佼者,你们会得到学校的重视、老师和同学的青睐,相反如果你们设法到了重点高中,那么你们的成绩在那里说白了就是倒数,那个时候学校、老师、同学、家长、朋友又是如何看待你们呢?那时候你们找不到自信,找不到学习的动力,能学习好吗?”

那堂课是激励我人生的一节课,是影响我一生的一节课;在我人生里是最有意义的一节课,是教育我成长的一节课。是那节普通的课,改变了消极的我。之后的三年里,在课堂上他是一位严厉的老师,课后他把我们当作兄弟姐妹,给我们亲人般地照顾和呵护。三年的高中生涯里,是这位和善的老师激励着我,让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的失败、竞争的压力。

三年的高中时光转眼过去了,高考临近的那些日子,为了舒缓我们的压力,他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着。高考结束后,他像亲人一样,帮我们报考志愿,为我们思前想后,为我们人生的旅途指点迷津。

当我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见老师的时候,我哭了。他说:“从这里走出去才是你人生的开始,记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积极地去面对,不要为难你身边每一位爱你的人……”

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当我疲惫懈怠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位老师微笑的面容,他就像一盏长明灯,时刻照耀着我漫长的旅程,伴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

“胆小”学生的秘密

□马海霞

我小时候口吃,每次开口前,都要把想说的话在脑海中重复几次,但一张口就遇到了“拦路虎”,话还未说完,嘲笑声已不绝于耳,因此我有了语言恐惧症,不敢开口讲话。

上幼儿园第一天就有邻居家的小朋友说我“小结巴”,我便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一个人躲在家里玩耍。后来,母亲要去上班,留我一人在家不放心,决定让我早一年上学。学校老师答应了,但有个条件:我必须从1数到100。那天父亲教了我一晚上,我也只能数到29。

第二天父亲带我去学校,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老师接待了我们,她看了看我,微笑着说:“你能不能从1数到100?”我没有吭声,父亲说:“她没上幼儿园,我昨天晚上才教她数数,只能数到29。”女老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我看这孩子老实听话,让她跟班学一段时间看看,要是能跟得上就留下,如果学习感觉吃力就明年再来。”

入学后,我才知道那天破格让我留下的女老师姓李,教一年级。那时我们所有的科目都由李老师来教,我很喜欢这位老师,更喜欢听她上课,怕学习跟不上被劝退,我回家做完作业还要在屋外的砖墙上用粉笔练习写拼音,几天下来,屋墙上、院墙上,还有家里厕所的墙上都让我写满了。李老师来家访得知了这一情况,在课堂上表扬了我。

我知道李老师喜欢我,因为她有时在路上遇到我,会摸摸我的小辫子,笑嘻嘻地看着我。我还是不敢说话,即使李老师上课提问,我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因为我口吃,怕一开口同学们笑话,给我起外号。李老师好像知道了我的心事,每次提问她都和蔼地走到我跟前说:“老师知道你会,但不敢起来回答,来,你悄悄跟老师说一下答案。”说完,老师把耳朵凑在我嘴边,我张了张嘴,还是没敢说话。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霞同学告诉我答案了,她答对了,班里有些同学也和她一样,明明知道答案,但因为胆子小,不敢高声说话,胆子是练出来的,多锻炼就好了。”

从此,班里同学都知道我是一个不敢大声说话的女生,李老师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我比他们都小一岁的缘故,等我长大了,胆子就会变大的。

开学半个月后,班里又来了一位鹏同学,和我同岁,是李老师的儿子,李老师告诉鹏,班里有位小女生上学也不够年龄,可人家学习努力,不比那些大孩子学习差,所以鼓励他也来试一下。李老师安排鹏和我同桌,并让他多向我学习。鹏有点崇拜我,看我削铅笔,他也削铅笔,看我做作业,他也做作业,看我上课背起手听课,他也赶紧模仿。

因为有了“追随者”,我心里轻松了许多,口吃的毛病也有所好转,只要语速慢一点,说话便不结巴了。半学期后,因为考试成绩优秀,李老师还让我当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长大后,母亲才告诉我,当年入学时,父亲告诉李老师我有口吃的毛病。现在想来,要不是李老师当年的用心,或许现在我还是结巴。

致敬

郭玉军 摄

烛光

——写给人民教师

□张宏宇

你点燃一生的热情

温暖着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朵

你殷切滚烫的目光

开启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烛光燃烧自己

折射你的身影

三尺讲台

语重心长润物吐露馨香

有了烛光

孩子们不再迷失方向

闪动着的烛光

盛开着智慧和梦想

岁月染白了你的两鬓

无悔的选择

只为了桃李满园

呕心沥血播洒一腔深情

用希望和执着荡起了双桨

烛光 燃尽最后一段衷肠

成就了满天的星光

孩子们虔诚地肃立着

默默为你祈祷

用落下的蜡滴

浇铸你灵魂的名字

逝去了岁月

老了容颜

烛光依然年轻

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点亮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难忘陈老师

□张忠文

打开珍藏了四十年的黑白老照片,虽因受潮而变黄,也因时间过久而卷角烂边,可照片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依然清晰可见,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

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陈松柏就坐在最中间。见照如见人,往事如烟,不由回想起了陈老师。

陈老师是一个有特点的男性,四十岁左右的模样,中等身材,常穿一身黑灰色外衣,留着平头,走路时抬头挺胸,四川口音,擅长语文教学。陈老师平易近人,对课堂和日常纪律要求非常严格,他讲课时没人敢说话,更没人敢做小动作。他是高级语文教师,课讲得非常好,生动而细腻,很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训练。在陈老师悉心地指导下,我班连续在全校语文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由全校闻名的后进班步入先进班行列。

陈老师和我关系很好。这大概是因为他教语文,而我最偏好语文课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他和我都爱好写作。日常业余时间,我们经常促膝交谈,摸索探讨文章写作,尤其对散文随笔深有研究。那时,我在陈老师的耐心引导与指点下,曾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过多篇文章。我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高二第一学期刚开始,母亲因病住院很长时间,我与妹妹便商量准备去距家二十公里外的县医院看望母亲,我买好了鸡蛋、水果和母亲最喜欢吃的罐头,带到学校,打算上完第一节课就请假去看望母亲。当我去向陈老师请假时他却没在,于是,我就先去教室上课,计划课后再去请假。谁知,刚下课校门外就停着一辆班车,妹妹在车上不停喊我,我没有多想就带着东西慌忙上了车。

“没请假就走了,陈老师知道肯定饶不了我”。我坐在车上边擦汗水边思索,猛一抬头,发现陈老师就站在我面前。原来,陈老师去县城办事,先我一步上车,看见我窘迫的样子,他就猜到我没请假就跑了,所以他紧绷着脸,双眼冷冷看着我。我赶忙站起来,点头哈腰,结巴着说:“陈老师,您请坐。我,我母亲住院,我,我去看……”没等我说完,陈老师不哼不哈地坐在另一座位上。

次日,班里开班会,陈老师把我“批”得好苦!他说:“下课铃刚响,我在车上就看见你双手提着鸡蛋、水果跑得老快,可你孙悟空再神通广大也难逃出我如来佛的手心!”话音一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而我恨不得钻进桌子底下去。突然,陈老师抬高了嗓门:“站起来,作检讨!”这一声吓得我胆战心惊,乖乖面对全班同学作检讨,并再三保证今后不再犯。

一晃儿,“五四”青年节快到了,学校团委要接纳新团员,班级预备团员有五个人,其中就有我(这是陈老师事先预备提名的)。陈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征求同学们意见。大家七嘴八舌,都说没有意见。一位女同学突然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很认真地说:“我不同意。该同学那天没请假就走了。”这一下同学们谁也不吱声了,目光转向陈老师。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不知道陈老师将如何回答。不一会儿,陈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冤枉好同学嘛。那件事也不能怪该同学,那天他确实来找我请假了,只因我有事不在办公室而已。再说,该同学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优良,团结同学,成绩优秀,我看能够入.团。”陈老师说完,我的眼睛湿润了……

紧张的高中学习很快结束了。毕业合影之后就再未见过陈老师。谁知,这一别竟是四十年啊!我曾多次打听过陈老师的消息,最终都是杳无音讯。

人一生有很多老师会令人难忘。陈老师就是我终生难忘的恩师,他让我学到了很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尤其在文学创作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敬爱的陈老师,您现在在哪里?您还好吗?

绵长的爱

□钱永广

小时候,我家在农村,家里条件不好,因此到9岁,我才开始上小学。刚到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同学,让生性好动活泼的我觉得很开心。上课了,我会捉一条毛毛虫放在前排同学的衣襟上;下课了,我就在教室里嬉闹追逐。

有一次,我的课本照例又不知丢到哪去了,路过教室后门时,正巧发现角落里有一本课本,见四周无人,我便将它装进我的书包。下午,就有同学在教室嚷嚷自己的课本不见了,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猜测谁拿了课本。我很想把捡到的书拿出来,又怕同学们指责我。这时,徐老师来了,他说:“请大家把自己书包里的课本写上名字,然后放到我办公桌上,再自己打乱。”我自然不敢在那本捡来的课本上写我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拿书的是我。真的要感谢徐老师,是他用爱,避免了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上了初中,我一个人离家住在学校附近。附近的厂矿企业有一间乒乓球室,从此我迷上了打乒乓球,有时连课都不去上。有一天下午,为了打乒乓球,我向老师请了病假。第二天,当我在学校遇到班主任凌老师时,他关切地对我说:“钱同学,昨天下午我到厂矿办事,忘了提前告诉你,你也在啊。”对于看见我打乒乓球的事,他绝口不提。我心里一阵翻腾,本以为他会厉声训斥我,没想到末了,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你要是真想玩,以后可以叫上我跟你一起玩。”听了他的话,我真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凌老师点到为止的批评,比起“大发雷霆”,让我更能接受。感谢他用绵长细致的爱,让我的玩性渐渐收敛。

上了高中,班主任陈老师对我们住校生的管教很严厉。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来敲我们宿舍的门,催促我们起床早读。晚上自习课,她坐在讲台边陪着我们,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她才夹起书本回家。

一个好老师,就如厨师,做菜的诀窍,在于放调料,而老师的诀窍,在于爱。调料的把握,犹如老师对学生爱的把握,再好的食物,如果把握不好调料,则难成美食,再好的学生,如果缺乏爱,也会荒芜。

多年来,正是老师的这种爱,始终是我成长的养分,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9/2017091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9/11/1395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