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读书的“相遇”

2023年09月15日

闲读宗白华《美学散步》,文中偶得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佳句:“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好一个“洗”字,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涤濯出“无我之境”。心的从容、光的丰满,于无声处赏看“相遇”,似著者与读者的心有灵犀,它是苏东坡读完《庄子》后一声长叹,是欧阳修读完苏诗后的一句汗颜。

“遇”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是在读书,而是与另外一个灵魂对话,与一个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灵魂的深入交谈,如同太阳的光洗着你我早起的灵魂一样。

余秋雨先生写《苏东坡突围》时,有这样的句子:“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苏东坡遇到的机缘,是黄州的落寞,是落寞中的淡薄与静定。余秋雨用心灵之笔去梳洗苏东坡的灵魂,这种“遇”本身就是超越时空的握手。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过,读书用“心”去读才能超越时空,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遇”,然后是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灵魂,才是最迷人的事情。

是的,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相遇”自己的心仪之人、之物、之境,相当于旅游中的访友、赏景和顿悟。深入地读书,也跟恋爱一样,需要忠于自己喜爱的作者,选择和自己心灵有契合、有亲和的独妙情境。所以,读书读得好主要在于“遇”而不在于“求”。

著名作家张炜说,在“相遇”的阅读中,通常一个生命会移植到另一个生命中去,并自由地延伸下去。时光虽匆促,但也会以这种方式留驻下来,投射到另一个生命身上。

阅读的奥秘在于读到了什么,如果没有意会另一个时空里的情绪纠葛,没有你在这个时空的心灵感动,它们不能相互交错,说明这种“遇”的程度尚浅,还不能成为最美丽、最神奇的“相遇”。

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总会有一些中意、钟情甚至心有灵犀的“相遇”,读者与作者的神思会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对接,有时是电石火花的心灵顿悟,有时是极其崇高的超现实幻象。因为这种“相遇”,读者的头脑更聪慧、睿智,眼睛更明亮、深邃,作者对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完全可以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精神力量,读者也可以洞见往昔生命永不消亡的美和魅力。 □赖学香

上篇:《石油上的人》获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9/201709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9/14/1396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