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匠人精神”成为各行业推崇的热名词,成为时代的一种精神需要。在2016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将“匠人精神”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和民族对“匠人精神”的呼唤与重视。“匠人精神”已经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它存在于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中国工人的心中,成为民族、时代的“大众气质”,引领中国制造奔向未来。
“什么是匠人精神?”概括起来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其核心本质就是“专注的态度,精雕细琢的品质,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创新的衍生,产品的灵魂。”如何培养“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又是如何引导和激发出我们的生命力量呢?文化部优秀专家王振华,也一直在寻找答案,并由此对“匠人精神”这一名词展开了深入阐述。在他的这本《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中,既收录了世界上各行各业诸多匠人努力奋斗的经历,也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进行阐释,并详细分析了匠人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展而萌芽,而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匠人之魄”“匠人之美”“匠人之道”“匠人之术”“匠人之灵”“匠人之心”“匠人之品”“匠人之器”“匠人之仁”“匠人之专”来全面讲解匠人精神的十大要素。举例故事加上总结思考,使读者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从这些匠人身上能收获感动与激励。讲述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面孔之时,“匠人精神”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词汇,而成为有血有肉鲜活的形象。
年轻的女质检员王安兰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单调的质检工作做到精细准确,靠的是持之以恒,对质检工作的热情;李昌钰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靠的是敬业与认真;小米插线板的成功,在于重视设计和用户体验;日本电饭煲的受欢迎,是源于对产品的创新与主动探索精神。这些成功者,依靠匠人精神成就好事业、好人生。他们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下职场人、创业者、企业都具有非常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所以说,一个推崇“匠人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走出创新之路,就必须将“匠人精神”根植于企业文化中,扎根在每位员工的心中。同样,一个有着匠人精神的人,总会对自己的人生认真负责,从而获得人生的高度,成就美好人生。□马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