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好宿舍成了招工硬实力

2023年09月15日

据报道,面对房价和房租成本的压力,除了薪酬,福建厦门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把企业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宿舍作为重要考量条件之一,许多企业也竞相以优厚的住宿条件吸引员工,招工竞争从“八小时以内”(工作条件)扩展到了“八小时之外”(生活环境)。

对于求职者来说,“好宿舍成了招工硬实力”,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于企业乃至社会而言,更是一种进步的体现。

曾几何时,大多数劳动者求职的目标只是能有一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因此,人们习惯地把工作称之为“饭碗”。这种状况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社会发展有限,就业机会也少,与大量劳动力需要安置形成的矛盾凸显,人们连薪酬多少都难以计较,除了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没有更多的奢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步伐,而且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温饱之余,相应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出现短缺,“招工难”现象频频上演,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企业;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更成为“香饽饽”,企业当然要千方百计招揽、留住这样的人才。于是,宿舍成为招工“硬件”应运而生。

需要指出的是,宿舍成为招工“硬件”,还表明了劳动者的一种觉悟,那就是从“谋求饭碗”到“争取权益”的进步,这是劳动者自身的进一步解放。

企业员工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进而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创造性地劳动,除了相应的薪酬,还需要温馨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那些离别家人、远赴他乡工作的员工,八小时工作以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家里”条件恶劣,何以安心工作?

这里所说的宿舍,泛指职工生活的大环境,有其细节和外延。譬如,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有没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和必要的家用电器?会不会配套食堂、浴室、生活超市、运动场地、阅览室、网吧……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额外”的开支,并没有给企业增加太多的负担,却节省了员工的生活成本,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带来了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员工由此在工作中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企业付出的成本。 □张刃

上篇:刑侦尖刀杨建龙
下篇:乔尼的高铁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9/27/1400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