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刘云山出席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

2023年09月15日

(上接一版)

爱管闲事又“穷大方”

“平时他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对自己抠门得很,而对别人却大方得很。”梁红回忆说。

如梁红所说,余剑同志对自己非常吝啬,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却非常大方。草林村一个贫困户建房子,他个人资助了一千元;有个不沾亲不带故的山里孩子考上大学,他个人资助了一千元……

在开展的各项帮扶活动中,他经常带头捐资或发起组织,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等人员。在这些活动中,他究竟参与了多少次,多年来累计捐资了多少钱,虽然无法具体统计,但是他每次的慷慨解囊,却给同事和朋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很多亲友、同学眼里,余剑同志还是一个“爱管闲事又‘穷大方’”的人。“偶尔在街头看到农村进城卖菜的妇女、老人,余剑如果见到他们所卖的蔬菜所剩不多,便会不问三七二十一,大包大揽买回家。”余剑同志的初中同学高波说,“有一年冬天的下午,我和他一起在街上走,他突然要买菜,不问价钱,也不挑选,那些剩菜又不好,我感到很不解。而他却说,买了,他们就可以早点回家,在街上少受冻。”

最让西岔河镇人大主席陈锋感动的是,2015年11月的一天,他的一位亲戚在汉中高速公路上遭遇交通事故,那天余剑同志正好在汉中办完事正准备赶回佛坪,在接了他的电话后二话没说就赶到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安抚家属,最后还协助家属处理了善后问题。

“他待人谦和、仗义,不管哪个同学家里遇到啥困难,他都会积极牵头组织大家去帮忙,为人大方能吃亏,而且不计回报,不计个人利益。”余剑同志的同学彭喜军说,“因为他的热心肠,所以他人缘特别好。”

在工作中乐于助人

多年来在工作上,无论是对本单位还是外单位的同志,余剑同志都一样热情,想人所想,乐于助人。

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王显明说:“他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不管是他所在科室新进的工作人员,还是跟班学习的年轻干部,他都耐心帮助,带着他们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一对一地给他们讲解业务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写信息,拟文件,写调研报告。”

“只要遇见余剑同志,他都是主动打招呼。如果有个啥事请他帮忙,他从不含糊。”与余剑同志生前在同一层楼上班的县文联副主席霍汉丽回忆,她刚调到文联,就负责筹备一个会议,因为接手的是新工作,不了解会议的程序和内容,然后找到余剑同志请教,余剑同志很认真、很严谨地给予指导,甚至连会议室的桌牌怎么摆放,都一一详细教给她。

记者在县总工会办公室看到,有一张等待领取的某单位工会委员会的工会法人资格证证书,还是余剑同志生前亲笔填写的。经了解得知,以往单位为基层工会办理的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工会会员证等需要手工填写的证件或者资料,都是余剑同志主动帮助办公室人员承担了这项工作。

在单位同事看来,余剑同志凡事能够为别人考虑,自己能多干点就一定会坚持多干。“有时候一起下乡调研,他会主动去走访路程较远的农户,而让我这个老大姐去走访路程近又方便的农户。像这样的小事情还有很多,而他每次都是如此,能够理解别人,尽力帮助别人。”佛坪县总工会徐德琴说。

对待亲人“粗中有细”

“余剑同志给大家的印象好像对家人大大咧咧的,其实他对待家人是很细心、很体贴的。”高波回忆说,“今年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到金水镇去赶集购买年货,大家都催他快点,他说别着急,我还要买几条鱼,回去给媳妇和孩子炖汤喝呢。通过这件小事,我们发现他还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高波的看法,记者通过余剑同志的家人得到了印证。“他对家人话语不多,也很少用语言表达,表面上他给人的感觉也不懂浪漫,但让人非常有安全感,常会带来一些小惊喜。”余剑同志的妻子梁红说,“每年的情人节或儿童节,他都会悄悄地买些巧克力或者其它小礼物,常常令我和孩子出乎意料而又喜出望外。”

在梁红的感受里,丈夫余剑不仅为她和孩子撑起了一片天,而且对她非常关心。最让她难忘的是,有一次,她因病坚持工作,余剑为了给她补身体,在家里用红糖水煮红枣,等她回去后才发现,余剑是第一次做,不会把握火候,结果把红枣熬糊了,根本就无法吃,但是这却令她感到格外幸福。

在孩子的眼里,余剑同志是一位优秀而又慈爱的父亲。因为妻子是小学老师,作为父亲的他,平时虽然对7岁多的女儿苗苗在家庭作业和学习辅导上很少操心,但是他在生活里特别注意对孩子坚强、快乐、感恩等积极情绪与品格的培养。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合理要求,他一般都会尽力满足。周末,也会尽量挤出空闲时间,带妻子和孩子在县城周边或以外的地方去游玩。

“他对自己舍不得花钱,可是支持我和孩子穿戴得好点,打扮得漂亮一点。”梁红回忆说,“有次,一家人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200多元的夹克,我觉得价格贵,而孩子又正在长身体,买了也只能穿上一季,便把孩子拉着走出了商场。见孩子哭了,他又把孩子拉回商场买了衣服,他说他可以穿得差点,但不能委屈了孩子。”

驻村扶贫期间,他每隔上几天就要在晚上抽空与女儿通一次电话,每次的话语都和平时一样,在问候女儿“你快乐不快乐,高兴不高兴,这几天想不想爸爸”之后,总是不忘叮嘱:“有空了,要去多看看爷爷奶奶哟!”

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余剑同志亦是一个好儿子。今年的春节,他退休后的父亲在太白县的一家工地做仓储保管工作不能回家,余剑同志特意带着母亲在工地陪父亲待了四五天,然后又带妻子女儿去给岳父母拜年,让亲人们都能感受快乐和他浓浓的关爱。

“我这个儿子是个大孝子,平时点点滴滴对父母都操心得细致,他只要去商场,每次就要问我家里还有没有牙膏,买不买卫生纸等等。”余剑同志的母亲胡惠平说,“有时候出去散步回来,发现门口放着一袋米或者一桶油,就知道他最近肯定忙,抽空送来东西又下乡里去了。”

本报记者 杨志勇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9/2017092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9/28/14008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