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秦巴山贫困居民筹谋“高铁时代”新生活

2023年09月18日

种茶已有20年的王有泉最近有个新习惯。每天清晨,他总喜欢站在自家茶园最高点远眺。顺着目光望去,隐约可见一座全新的高铁站和不时疾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像条小白龙一样!”王有泉指着远处颇为期待地说,“现在我就盼着西安到成都的高铁早点开通,体验飞驰的感觉!”

王有泉的家乡在汉中市宁强县。这里北依秦岭,南枕大巴山,是秦巴山核心地区,也是中国跨越六个省市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部分。这些地区致贫因素复杂,是中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

为了支持这一深贫地区脱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2012年颁布《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将秦巴山片区建设成为区域交通重要通道、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区、科技扶贫示范区、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12年,起于陕西西安、终于四川成都的西成高铁开工建设。经过五年高难度建设,这条铁路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开通运行。开通之后,成都与西安两地铁路旅程将由目前约16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

这条高铁串联起的诸多贫困地区将一步跃入高铁时代,包括王有泉的家乡宁强县。“过去,宁强人到西安,汽车最少需要5个小时,火车则需要8、9个小时。”宁强县交通局副局长鲁长虹说,“高铁开通后,宁强到西安只要1个多小时。”

意识到高铁将带来机遇和新生活,王有泉正在计划将自己2800亩茶园建为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点,同时将在宁强青木川古镇打造茶文化体验馆和博物馆。“我们的茶园距离高铁站只有2公里,高铁开通后游客肯定会增加。”王有泉说,“等到茶文化馆和博物馆建好,初步计算将带动500个贫困户脱贫。”

随着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逐渐形成,许多过去不通火车的贫困山区一步迈入高铁时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洋县距宁强150公里,是朱鹮之乡,也是西成高铁经过的其中一个县。在洋县傥水河边随处可见悠闲嬉戏的朱鹮,而在离傥水河不远的草坝村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内,48岁的牟玲彦和工友们正忙得不可开交。

机器轰鸣声中,牟玲彦一边往榨油机里添加菜籽,一边叮嘱丈夫用油槽接油、用桶收集废渣。夫妻俩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在另一处厂房里,工人们也一刻不停,紫米、黑米等农特产品已包装好,堆放成山。

洋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卢树森说,高铁不但将让大山深处曾经“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农副产品远销各地,还将重构当地旅游业格局。”我们正一边深度开发当地的旅游景点,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也在不断新建和完善民宿、农家乐,让游客能玩得好,让当地群众能加速脱贫。”卢树森说。

(沈虹冰 石志勇 张斌)

上篇:中国高铁网加速向西部延伸促进均衡发展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11/2017110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11/03/1738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