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发展先进制造建设制造强省

2023年09月18日

□张文亮

10月16日,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宝鸡召开。会上,宝鸡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被命名为“陕西省智能制造示范园区”。10月27日,由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直径6.24米、总重350吨的盾构机在泾渭新城下线,这将助力西安地铁十一号线北客站至机场段的建设。

这是我省近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个缩影,折射出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道路上,陕西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今年1月至9月,我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80.67亿元,同比增长22%,较去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 为建设制造强省蓄力

笔者了解到,工业机器人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该领域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先进技术于一体,是当今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被誉为先进制造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截至2016年底,我省拥有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集成应用企业共58家,其中涉及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企业近20家,全省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设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同时,我省工业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也有较好的基础,在工业机器人整机、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等领域,拥有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等优势企业。

笔者在省工信厅获悉,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至2020年,我省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可达100亿元。届时我省将建成2个至3个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培育10家以上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打造3个至5个知名自主品牌,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

创新驱动 助力汽车制造业快速崛起

近年来,我省汽车制造业快速崛起,其产值已经占到了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创新驱动的力量在起着引领作用。

7月18日,西安市政府与吉利集团在西安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将落户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进行包括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物流配套等设施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省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我省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技术水平领先、产品特色突出、品牌效应明显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我省掌握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甲醇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池、电机、电控、天然气气瓶、节能变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2016年,我省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4.86万辆,增长41%,全国排名第三。

军工科技 让陕西制造更有底气

11月5日,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卫星成功首发,拉开了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大幕。

北斗导航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为地面提供精准的时空基准。有了时空基准,北斗导航卫星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定位、导航需求,还可以为地面应用提供很多特殊服务。而北斗卫星这些强大的功能必须由卫星的有效载荷系统来实现,北斗三号首发双星的全部有效载荷研制都是出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的北斗团队。

我省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中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是航天动力之乡和兵器工业重镇,也是我国军工电子、水中兵器和核燃料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近年来,陕西军工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大型飞机翱翔蓝天,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奔向太空,探测卫星遨游宇宙,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这其中,一项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将我国在国防高新科技领域的研发水平推向世界一流。我省众多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也承载着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省军民融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目前全省军转民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0多家。军工技术为我省制造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陕西的制造业更有底气。

上篇:全面清理不合时宜的著名商标
下篇:筑牢冬季“三防”安全墙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11/2017111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11/17/1743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