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的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远元赴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接见。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郑远元确定了新的更大的目标——
如今,有关郑远元的一句顺口溜——“凭借一把小刀子,挣回了大票子,开上了新车子,建起了洋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已在安康市紫阳县的脱贫致富群众中广为流传。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郑远元在新时代有了新使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我和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目标充满了信心。
郑远元“到2020年帮扶2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能实现吗?或许能从他立志脱贫到产业扶贫的追梦路上得到答案。
立志脱贫 树立一个榜样
郑远元出生在安康市紫阳县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他的哥哥为了补贴家用在煤窑打工,不想受了重伤,让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目睹这一切,14岁的他作出了人生第一次艰难抉择——辍学打工。
辍学后,郑远元来到四川,一边跟姨父学习中医和修脚手艺,一边在餐馆打杂。5年后,他只身来到汉中,想找一份修脚的工作,不想连连碰壁。看着手里仅有的5元钱,他在街头摆起了修脚摊,每修一次脚收3元钱。未曾想到的是,这一天从上午10点开始直到华灯初上,竟然赚了120元。创业的艰辛和赚取的“第一桶金”,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2005年初,一位修脚的老人看他手艺好、人实诚,便关心地说:“小伙子,摆地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开个店吧。”听了老人的话,郑远元在思考了一个晚上后决定开店。很快,他的第一家修脚店开业了,虽然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但此后的三年,他实现了从修脚工到“郑老板”的跨越。那一年,他22岁。
2007年,郑远元创办了公司,当年实现总收入1000多万元。此后,他的修脚事业越做越大。
郑远元生意做大了,可父老乡亲依然过着面朝大山背朝天的苦日子。此后,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个担子——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因为不了解,大多数乡亲对修脚行业有歧视,我就想方设法打消他们的顾虑。”郑远元回忆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后来的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越来越多的乡亲选择加入修脚行业。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的志气,可怕的是不愿意去掌握一门脱贫致富的技能。”郑远元深有体会地说。
(下转二版)
郑远元(中)培训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