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寒冬、年关将至,农民工欠薪、讨薪话题总是格外牵动人心。一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战役”全面打响,从上到下,重拳出击,360度无死角确保农民工兄弟领到钱、过好年。
最近一个月,中央密集出拳,为农民工工资顺利、足额发放保驾护航。
在12月13日,人社部会同国家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2018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努力实现春节前欠薪案件、涉及人数和金额明显下降,确保不发生因欠薪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后高高兴兴回乡过年。
就在这个会议之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发改委等12部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春节前治欠保支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建立台帐,进一步摸清欠薪问题的底数。督促各地对欠薪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解决一起。
12月1日,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从12月1日起到2018年春节前,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12月刚过半,人力资源保障部密集出拳,为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织牢防护网。
这样的重拳出击,并不止这些。
在中央层面,近一个月在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上不断加码。1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办法确认,自2017年至2020年,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施年度考核。
细看这个考核可见,13条办法明确了考核对象是各省级政府。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治理欠薪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工作成效等情况。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考核过程中发现需要问责的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
从考核上立规矩,农民工工资发放有了更明确、更实在的保障。
中央在一个月里连续发声力保农民工利益,各地也紧锣密鼓织牢执法检查网,查处、追罚齐发力,确保工资发放落到实处。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改委、公安局等12个部门12月8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大检查。截至11月底,北京已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625件,为18982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76亿元。
上海多部门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各级工会把工资清欠工作作为送温暖活动的重要内容,为遭遇欠薪的农民工提供及时、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12月4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清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专项治理,确保广大农民工拿到钱过好年,并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实现政府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零,为社会作出表率。
12月10日,四川召开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将加大对用人单位恶意欠薪的惩戒力度,拿出过硬措施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那些长期拖欠农民工资或因拖欠工程款而影响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单位,将面临着被列入黑名单,新项目得不到开工批准等多项惩处。
不到半年时间,从中央到地方,这些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措施织出一张严密牢固的防护网。让农民工兄弟踏踏实实过个好年,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