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性人才招聘会
榆林市总工会举办知识竞赛
工会会员卡发放现场
近年来,榆林市总工会按照“常规工作做规范、本职工作有特色、重点工作有亮点、难点工作有创新”的思路,坚持“不谋全局不能谋一域”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中心任务,以不忘初心开展工作、牢记使命服务职工为根本动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强基层活力 聚力服务中心
榆林市第四次党代会描绘了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榆林、阔步迈进全国地级市综合实力50强的宏伟蓝图,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榆林追赶超越发展建功立业。坚持用“三个着力”和“两个全覆盖”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通过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工会组建模式来带动基层工会组织快速发展,与市委组织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抓、职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工会组织21611家、会员635572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工会组织788家、新增会员34436人。同时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已有农民工会员297710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职工之家634个,其中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5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1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23个、省级模范职工小家20个、市级先进职工之家598个、市级先进模范职工小家87个。榆林市工人文化宫的建成在榆林工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于今年成功举办了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的开幕式。
依托主题竞赛 助推发展有为
榆林市总工会紧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展劳动竞赛,提出了比学习看思想、比实干看作风、比技术看服务、比团结看协作、比创新看实效的“五比五看”活动,把竞赛主要内容围绕在建设“三区一高地”战略涉及的重点工程项目上,放在榆林追赶超越涉及的各项具体任务上,通过劳动竞赛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截至目前,成功举办了榆林市“能化杯”“供电杯”“中盐杯”“民间工艺”等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覆盖企业222家,覆盖职工2.8万人,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市总将2010年以后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杰出能工巧匠、优秀创新人物等称号的40多名职工纳入到技协组织的人才库;将2010年以后荣获陕西省职工科技节、国际发明展览会、全总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等国家、省级各类奖项的17项优秀职工创新成果纳入到技协组织的成果库。今年顺利完成了陕西省第四届职工科技节参展任务。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33个、劳模示范岗26个、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在引导广大职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了领军作用。2017年表彰榆林市“工人先锋号”34个,组织开展了“驼城工匠”推荐评选活动,“塞上最美护士”“塞上优秀护士”的推荐评选仍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引领职工思想 凝聚职工力量
今年榆林市总工会组织了两期工会主席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全市各级工会立即行动起来,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11月2日,榆林市总工会下发了《榆林市总工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通过举办十九大专题讲座、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把力量凝聚到十九大确定的任务上,把责任落实到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上。
今年成功推选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陕西省先进集体3个,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3名,通过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开辟专栏进行专题报道,市、县工会分别编撰出版《劳模风采》,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中、省、市各行业劳模特别是生产一线和在重大工程、重点科研项目中的骨干劳模开展疗休养;对市直单位市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限于一线职工、农民工)共143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慰问困难劳模;发放劳模荣誉津贴,出台《榆林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劳模,的管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家庭文明建设,完成了“三秦最美护士”先进事迹在榆宣讲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参与2017年陕西省职工艺术节。
今年成立了由工会干部、下岗或失业女职工再就业者和再就业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榆林市女职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志愿服务队,已经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精准维权帮困 倾力服务职工
不断深化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榆林市总工会和各县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基本达标。
发挥工会组织独特优势,聚焦全市工会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和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不断深化工会大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扎实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和医疗救助基金的扩面提质工作,全市参保职工已达3.4万多人次,参保金额280多万元;全市28名市级领导与40户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开展“交友帮扶”活动。市、县两级工会干部分别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生活、医疗、产业、党建等各个领域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工会“四季送”活动,慰问帮扶困难职工1.4万人次,发放慰问款物351万元。
今年,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共同举办各种形式招聘会4场,共吸引了省内外用人单位236家,提供了就业岗位4160个,共有3288人次达成了就业意向。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榆林市家政服务公司达成就业培训协议,每年不间断对全市范围内有就业需求、有素质和技能提升愿望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其子女,包括困难女职工、女农民工开展相关就业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和指导。
推进改革创新 突出服务升级
目前《榆林市工会改革方案》和《榆林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已经出台,并于今年启动了榆林市工会会员普惠服务项目建设,按照全国总工会以一片心(即一片爱心)、一叠卡(即工会各种服务卡)、一张网(即建设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一个家(即职工之家)“四个一”为抓手,加强服务职工工作,携手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结合双方优势资源,在原有IC芯片卡基础上设计卡面、加载更多功能,全体持卡用户均可享受合作商户刷卡折扣等更多优惠,它既是工会会员的身份证明,承载工会组织的公益服务,同时兼具银联金融功能,整合了多种特惠服务平台。发行“榆林工会会员服务卡”正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深化服务职工工作,将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由传统服务向开放服务、主动服务转型,由特惠服务向普惠服务转变,使工会和社会爱心组织的爱心服务能够更接地气。在服务项目的选择上,“榆林工会会员服务卡”共签约了50家商户,覆盖全市92家实体店,涉及商超、观影、餐饮、加油、洗车等与职工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职工真正用得着、离不开的项目,让广大工会会员感受到“一卡在手,工会在你身边”的服务体验。榆林市总工会在榆神煤电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举行“榆林工会会员服务卡”首发仪式,据了解,截至目前向全市十家试点单位共发放“榆林工会会员服务卡”4200余张。
按照《陕西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批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爱心驿站”,解决户外劳动者在就餐、饮水、如厕、休息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示范站点将在2018年2月底完成。 (高卫林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