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高登峰的彩墨人生

2023年09月14日

□李晓霞

中国画历史悠久,“画者,所以补文字之不足也。”高登峰的绘画艺术风格可以归属于中国彩墨画。它是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受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及西方绘画艺术影响较深的一种成果。它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明快、鲜艳。可以说“中国彩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结合,是现当代绘画艺术的流派之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登峰的作品保留了大量的民俗传统,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高登峰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这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周秦发祥之地,华夏九州之一,赢秦创霸之区。从小听着“吹萧引凤”“凤饮清泉”的故事,看着父亲做木匠活、母亲剪纸刺绣长大,这使他从小就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自学绘画,没有老师,他就从民间艺术(比如剪纸、凤翔木版年画、凤翔彩绘泥塑、西府皮影、刺绣等)中学习民间艺术的配色和造型。因此,高登峰的彩墨画用色大胆,力求大俗大雅的艺术效果,贴近群众,独具风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高登峰16岁参军,凭借画画的本领,当上了文艺兵,做文化宣传,搞摄影摄像。到部队后,高登峰因工作需要,接触到非常多优秀的绘画大家,开始系统的学习中国画,并先后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进修。绘画的功力来自于勤学苦练。高登峰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绘画的热爱,笔耕不辍。不管是在部队紧张的训练中,还是在救灾一线,他都以笔墨为刀,用画画来表达他对军队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高登峰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场景,笔下所绘都是日常可见的花鸟鱼虫。他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以艺术家的灵感和笔墨,将每一个小生命画得栩栩如生、趣味盎然。最终,他以勤奋努力的工作成绩和别出心裁的作品,被集团军表彰为“学习成才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等称号,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登峰在绘画艺术上虚心求教、潜心采撷、博采众家之长,终成一家风格。受当代彩墨大家林风眠、张大千、刘海粟、吴冠中等绘画影响,在深入研究郭怡综先生花鸟画风格与韩墨导师彩墨画理论的影响下,作品主体有了进一步发展定型。“彩墨画”虽是民国之后才提出的新名称,但在水墨画的基础上重视色彩的渲染和搭配,也是中国绘画中常见的笔法。高登峰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将传统功力和现代审美融为一体,打破传统文人画只重布局不重色彩的局限,创作出画面清新、艳而不俗、富有阳光感和生命意识的新花鸟画,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12年,高登峰转业到洛阳市文化馆,担任外联部主任及展览部主任。除了自身创作外,他还热心于独立艺术策展人的角色。他在文化馆搞起了“书画名家大讲堂”,邀请名师到文化馆为群众公益讲课,书画爱好者蜂拥而至、门庭若市。他策划、运作的书画展,也在洛阳、深圳、延安等地多次成功举办,为洛阳以及省内外的书画爱好者架起了沟通桥梁,福泽广大书画爱好者。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是高登峰理解的“工匠精神”。年近不惑,丁酉年末,他将自己的从艺之路做一次梳理,选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举办这次画展。这次画展既是一次总结,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也是一次出发,超越自我全新向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画家的心灵永远年轻。

上篇:牛棚里的绵羊不知狼
下篇:西安碑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8/1/201801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8-01/15/1335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