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大发展时代

2020年或达万亿元

2023年09月12日

□黄鑫

“2018年是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开局之年。”在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18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将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323”行动,即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两类应用,构筑产业、生态、国际化三大支撑。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我国已形成较健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约为18%,预计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正加速创新发展。”苗圩指出,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领域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工厂内外网络改造升级稳步推进,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建成了一批典型应用平台。

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介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活跃,装备、自动化、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和制造企业从不同领域积极推动平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超过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部分平台企业能够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信息电子、冶金、石化等行业精耕细作,在质量优化、工艺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创新应用,并逐步培育起一个工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其中,海尔的COSMOPlat被誉为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17年,COSMOPlat平台实现交易额3113亿元,订单量达到4116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介绍说,“这个平台不是简单的机器,而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我们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51%是客户定制,18%是消费者直接下单,产品不出库率已达到69%,直接配送到客户端,订单周期缩短50%。”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表示,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成一批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工业APP,推动30万家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云化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的生产方式创新,实现了更加高效、绿色、精准、个性化的制造服务,适应了产业升级的时代要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跃说。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不仅能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还催生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有力促进了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壮大。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正由家电、服装、机械等向飞机、石化、钢铁、橡胶、工业物流等更广泛领域普及。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工业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万物互联、设备数量庞大、用户需求多样、机遇潜能巨大的时代。工业互联网是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重要载体,抓住时代机遇,中国企业就可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周云杰说。

据刘多介绍,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会员单位构成来看,工业企业占35%,信息通信企业占38%,几乎平分秋色,同时通信产业有很多在做工业软件,包括6%的安全公司。最重要的是,这个联盟是一个开放的联盟,面向全球,与全球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竞争,境外企业占7%。

上篇:“6C”系统为设备“强筋健骨”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8/2/2018020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8-02/09/1229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