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
年是有味道的。
回忆儿时的年味是那样幸福,一件母亲做的新衣,一双布鞋微暖了儿时的年味,那份年味里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父母亲的呵护,有一份家的温暖。
小时候的年,过得稀罕,物资上远不及如今丰盛。在孩童的嬉笑和大人的忙碌之间,等年和过年,无不饱含着知足的幸福。做豆腐、蒸年馍……当炊烟在家家户户的屋顶袅袅升起时,村子里便飘散出一阵浓浓的年味清香。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小孩开始掐着指头数天天了。此时,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街上集市。在集市上抬眼望,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人呼朋唤友、结伴而行。一街两行铺面里都布满春节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年货给街道穿上了年的新装。男人们忙着买烟酒两脚生风,女人们选衣服、挑鞋袜不亦乐乎,孩子们买玩具、购花炮,手舞足蹈。看那些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脸冻得通红却依然兴奋快乐。街道上的喧闹声、叫嚷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那扩音器里的劲舞歌曲混杂在一起,组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除了买新衣服外,大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王也是迎接新年的重头戏。
祭灶之后,便迎来了腊月二十四的除尘,除尘意为除陈迎新,对众多农村家庭来说,打扫屋子要足足花费一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家里的东西会被倾巢搬出清洗,为了让屋子亮堂起来,有的土胚墙结构的房屋还会用白泥水重新刷一遍。
打扫完屋子,便是做豆腐、蒸年馍。豆腐和年馍是过年的主要食物。尤其是豆腐,一做就是几水桶,用清水养着,吃几块捞几块,用青菜加几片肉一起煮了,闻起来有一股清香,一家人也吃得热热乎乎。蒸年馍不是一家做,往往是给这家帮忙蒸,又给那家帮忙蒸。因为家家都要蒸馍,所以蒸年馍要持续好多天。年味淡淡的,和在这温暖的蒸气中,牢牢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各家小院里的炊烟越飘越高,香味愈来愈浓。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急不可耐的孩子们忙着把他们的新衣服拿出来,盼着他们的压岁钱,红彤彤的脸蛋上写满了幸福和甜蜜。
除夕,是腊月的极致。树梢上不停地闪着火星,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副副春联,把朴实的幸福挂在门楣上。一瓶瓶美酒打开了,一句句家常拉开了,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祝福在节日的气氛里升腾。年的味道,真的是太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