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侠
烟火,或许根本不叫词,它来自民间充满了人情味儿,涵盖的意义非常之广,在过去农村还有个说法叫“只有生了男孩才叫续香火,才能使这个家烟火不断,然后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几年前读过一首余秋雨写的非常浪漫的诗歌《我在等你》:“炊烟起了,我在村口等你……”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一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那淡蓝色的袅袅炊烟和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至于房屋农舍则是掩映在炊烟和树下的,可是这些年回去却再也看不到以前飘在村子上空的炊烟了。这炊烟里夹杂着淡淡的牛粪味,还夹杂着炝炝的没有晒干的玉米杆儿的味道,一种记忆中非常特别的味道,细细品着、闻着,那是一种臭臭的香,怪怪的独特味道。过去农村烧柴火做饭,烧什么样的柴火就是什么味道,村子上空飘荡着各种软硬柴火混合的味道,因为那是母亲烧饭的味道,是母爱散发的味道,三尺灶台的神圣岗位就这样一天天花白了娘的青丝、苍老了她娟秀的脸庞,而如今没有了由各种麦草燃烧后夹杂着母爱味道的炊烟,总觉得少了什么。
大年初二我回到故乡,一进村子就想起那熟悉的味道,闭上眼睛就像思念一个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久违的朋友……打开车窗猛吸一口家乡的空气,那种熟悉的炊烟味哪里去了?
过年了,由于要做蒸碗,还要热馍等,常年不烧火的锅台又重新启用了,我望着灶膛里红红的火苗就急忙搭两把柴火,顿时炉膛里映出的是娘慈祥的脸庞,是小时候我怕冷不起床娘在炉膛口给我烤得热腾腾的棉衣,烤完紧紧裹在一起让我迅速穿在身上的急迫和温馨……如今的农村在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一步步奔小康,听家里人说如今讲究绿色环保,不让烧煤,鼓励大家用电,一回去看到哥哥给家里添置了两个圆柱形的柜式空调,原来政府惠民政策给报销百分之六十呢!本来想在老家多呆几天,做几天娘身边撒娇的孩子,看看家乡的田野,和闺蜜故交拉拉家常,去田野里吹吹风,再闻一闻过去那种特殊的味道,可俗务缠身,虽然我已经离开故乡,可是这里却将我的心扣留了几十年……
回到城里自己的家,由于过年要走亲戚,家里除了打扫卫生以外年货基本没怎么准备,当儿子回来后看到家里冰锅冷灶虽然什么也没说,依旧不停地关心父母的身体,我突然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希望自己家也忙忙碌碌、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样子,而不是凝固的空气和每个人都对着手机屏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顿时感到既然身为人母就要尽母亲的责任,我想起了“烟火”这个温馨的词,原来家里缺乏烟火气,作为一个主妇,不管你在外面做如何光鲜的工作,过年都应该进厨房,将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将碗碟、餐具变得明亮,将“烟火”点起来,这会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煎炒烹炸”动作起来,家庭的幸福要用心经营,要实现家和万事兴,就应该有爱和付出,成功的女人一定是带着“烟火”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