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路径

——评赵益维博士专著《服务型制造、IT能力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

2023年09月14日

发达国家制造业经过“工业经济”和“后工业经济”百余年发展,产品制造技术巨大提升,但同时发现由产品获利的空间不断减少,于是,诸多世界知名制造企业出现了由关注产品制造向聚焦服务转变的倾向,“制造业服务化”已成时代潮流。那么中国制造业能否像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一样,通过服务化进而“去工业化”?中国实际国情决定了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指明了方向,即中国制造业要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就必须坚持推动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基于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思索,赵益维博士去年出版了专著《服务型制造、IT能力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该书系统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寻求中国制造企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路径,是一部反映国内制造企业服务化最新成果的力作,该书结合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发展现状,借助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企业能力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相关机理,研究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针对适合中国制造企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该书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剖析:一是创建了由学习机制、组织机制、服务机制和技术机制组成的基于知识管理的服务型制造创新机制,分析不同机制的内涵及作用;二是对服务型制造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三是对IT能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服务化战略和组织学习等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综述,结合实践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绩效内涵进行分析;四是借助多案例研究数据,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IT能力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假设,提出关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化战略的调节作用的两项假设;五是在制造企业中开展实证研究,明确了IT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内部影响机理。

该书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首先,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国内外关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的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国内学者开展的针对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比较少。本书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和服务创新绩效的概念结合企业实践进行了界定,这是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一次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索。

其次,参考现有理论文献,对IT能力和组织学习的概念和构面进行界定,并开发了IT能力、组织学习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对IT能力和组织学习的不同测量构面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测量模型的预测能力,进一步丰富了IT能力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

最后,从价值链角度,以理论结合典型案例企业实践的方式辨析制造企业IT能力的特征,并分析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创新之后IT能力所发生的变化,这些研究工作为提升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找到了依据。

本书在编排上分为背景篇、理论篇、案例篇和实证篇,背景篇介绍服务经济对制造企业的影响以及服务创新相关研究;理论篇则重点阐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概念和相关机制;在案例篇中,选择了五个开展了服务创新的典型制造企业,分析这些企业的IT能力、组织学习和服务创新绩效;在实证篇中进行了IT能力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设计,对实证研究数据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最后对研究结论、管理启示进行了阐述和应用展望。

该书理论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方法科学,在理论上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服务创新领域研究的拓展,在实践上,作者所做的工作对制造企业整合IT资源,形成创新动能,提高制造企业依托产品的服务创新水平和绩效,获取竞争优势并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制造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创新即灭亡”,创新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随着创新意识的增强,制造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必须重视并持续开展创新活动。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任重道远,希望有更多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相关问题,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献计出力。 □罗建强

上篇:没有了
下篇:张锋作品再获陕西“五个一工程”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8/3/201803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8-03/01/1323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