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琳)3月20日,笔者从全省基层卫生工作现场会了解到,近年来西安市全面加强医联体建设,巩固优化“医疗联合体+全科医师团队”“县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两种模式,推动医疗优势资源下沉。目前全市建成医联体38个,涵盖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制度框架,全年累计完成转诊12.39万人次,较2016年提高53.6%。
同时,着力提升医联体内涵,交大一附院、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分别托管长安区医院、高陵区医院蓝田县医院,推进三甲医院服务覆盖到区县;西安市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陕西省儿童医联体”服务全省、辐射周边。西安市第四医院在陕西眼科医疗集团的基础上升级为“西部眼科联盟”,西安市红会医院牵头的“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推进家庭签约服务,组建签约服务团队1955个,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292个,累计签约390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6.02%。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增加胸透、B超项目,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落实新增体检项目,2017年62万老年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