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升至8%

有专家认为,职工教育经费“升级”,是给职工技能提升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让职工企业双获利

2023年09月18日

“这对企业和职工而言,是绝对的利好!”听闻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提升,一位在地方工会分管职工教育的负责人兴奋不已。

5月10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布《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明确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在此之前,这一比例是2.5%。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不仅有助于一线职工素质技能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还将助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对职工有利,对企业更有利

提及职工教育经费,虽然不少职工表示茫然无知。但它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是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费用。

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曾发文明确,“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2006年下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明确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本次将税前扣除限额从2.5%提高至8%,是用税前减免的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增加职工教育培训的支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告诉笔者。

“不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还是人才。”中国就业促进会原副会长陈宇认为,所需人才不仅是研发人员,更要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一线制造人员。

而技能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陈宇表示,随着技术突飞猛进和产业升级换代,生产的设备、方法、技艺都在不停更新,充足的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提上日程。一线职工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可能不再是一般性的提升,而是“系统重启”,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培训。这时,用于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经费显得尤为重要。

陈宇的观点得到了上述这位工会人士的认同,她认为,搞好在职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必须调动起企业积极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依靠人才,而人才也存在知识和技能更新的问题和需要,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保持与高技术的同步。

“过去,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限额是2.5%,这部分钱虽是企业出,但不收税,摊入生产成本。如今这部分比例提高至8%,实际上是提高并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源的研发费用。”陈宇肯定道,“将来企业就得‘拼’这个”。

经费未足额计提,使用上“重上轻下”

不少专家表示,职工教育经费的设置及这次调整,对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培养一大批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能工巧匠大有裨益。

有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其中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农民工占六成左右。制造业人员中74%的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下转二版)

上篇:火车超市“开”进小区
下篇:标题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8/5/20180517_1_100_1045_870_1508.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8-05/17/1775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