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回首近几年我们走过的这段路程,我们经历了从煤炭断崖式下行的艰难期,到去产能的阵痛期,再到煤炭市场的恢复期,这既考验了我们面对重大挫折、重大变革、重大波折的定力,更磨砺了澄合人图强思变、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斗志。目前,煤炭行业正处于从市场供需偏紧迈向动态平衡、良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企业正处于决胜治亏创效到实现追赶超越的历史交汇期。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突出“治亏创效、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工作主线;突出“效益决定收入、贡献决定分配、业绩决定升迁”的基本导向;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核心理念;突出“分类考核、改革创新”的机制保障;突出“安全生产、全面预算、项目建设、党建领航、文化聚魂、作风建设”六大支撑;突出“做精煤炭主业,做实煤炭气化,做活多能互补,做优特色产业”四大战略布局;建立起“主业精干高效、非煤创新创效”的产业格局,实现企业改革与转型同步推进,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民生与面貌逐步改善。我们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产能千万吨,职工奔小康,全面构建文明富裕和谐美丽新澄合”。
记者: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请问澄合矿业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叶东生: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12335”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超前研判各种安全风险,着力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持了“原煤产量稳、安全态势稳、管理水平稳”的良好态势。
“围绕一个目标”:围绕安全零目标,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提高安全保证能力。“落实两个保障”:全面提升安全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实现采掘正规循环、设备正规检修、人员正规操作。“加强三个支撑”:加强生产过程动态管控,加强岗位风险预控管理,加强风险抵押联责考核,实现“三零”工作目标。“强化三个建设”:强化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强化班组安全建设,夯实“三基”工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升险情处置能力。“严抓五个重点”:严抓生产技术管理,超前治理重大灾害;严抓对标精细管理,实现岗位动态达标;严抓隐患闭环管理,营造安全作业环境;严抓安全培训管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严抓全员自主管理,提升遵章作业能力。
记者:2018年是完成三年治亏创效规划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决战之年,请问澄合矿业公司安排了哪些重点工作?
叶东生:2018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澄合持续健康发展为己任,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永不懈怠、奋勇向前,决胜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启澄合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新征程。
一是筑牢安全防线,强化生产组织。积极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预控预警防线。二是加强全面预算,决战治亏创效。积极构建“全面预算为纲,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为目,资金定额、劳动定额为网”的成本分解管控体系,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和追赶超越奋斗目标激励双重考核,确保逐步消灭亏损源,坚决打赢治亏创效三年攻坚战。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锻造一批管理有方、业务娴熟、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企业中坚力量;切实关注青年、正确引导青年、努力凝聚青年,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人生舞台,确保企业人才接续、薪火传承。四是深化企业改革,激发竞争活力。统筹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加快协调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特别是要做好政策引导和政策宣传,真正实现“接得住、接得稳、管得好”,确保2018年底前全部移交到位。五是狠抓项目达效,助推追赶超越。紧抓重点项目推进,超前谋划和筹备项目验收工作,全力保障项目达产达效;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承接承运优质项目的基础上,提升增收创效能力。六是坚持科技兴企,推动创新创效。大力实施全员创新工程,充分激活干部职工追赶超越、技术创新、岗位创效的能动性;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难题,以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七是加快多元发展,拓宽转型路径。着力构建“煤电气风光旅”多元发展格局,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充分利用重庆市场常态储煤平台,拓展更多点对点的直达货运列车,确保完成重庆290万吨保供任务。八是建设和谐矿区,维护职工权益。抓住市场好转、项目投产等机遇,全力弥补历史欠账,统筹化解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统筹做好企业改革与人员安置工作,落实好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的扶贫帮困工作,让职工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鲁静 白小红 杨秦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