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激发创新活力 展现工匠风采

——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综述

2023年09月20日

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资料图)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近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制定印发了《陕西省“三秦工匠计划”实施办法》,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面向省内外培养引进支持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技术技能人才1100名左右。

早在2016年8月26日,现任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胡和平在会见首批命名的10名“三秦工匠”时,对省总工会工匠人才选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7年2月9日,省委常委会议同意将“三秦工匠”提升为省级表彰规格。

2018年5月25日,省政府与省总工会召开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三秦工匠”表彰等议题,同意在省总工会设立“三秦工匠”工作平台。

5年来,陕西省各级工会上下联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科技节、工匠人才选树、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技术扶贫等工作平台,强化技能,提升素质,着力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形成陕西工会工作品牌和亮点,彰显了工会在陕西追赶超越中的作用和力量。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多年来,陕西工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创新工会工作,打造出了陕西省职工科技节和职业技能大赛两大品牌,展现出陕西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目前,全省产业工人达到863万多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1.4%,拥有技术等级的产业工人达62万人,其中高级技师10212人。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航天、航空、兵器及能源化工等行业。

通过开展“追赶超越”劳动竞赛、评选“三秦工匠”、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等活动,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使老工人的技艺得到继承和发展,涌现出一批技术能手、三秦工匠。在多年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涌现出了“时代楷模”徐立平、“大国工匠”张新停、“大国工匠”李世峰等在全国叫得响的顶尖高技能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推动了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发展。

在生产实践中,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如长庆油田公司职工程少春发明的一款密封器,可为企业带来10多亿元的效益。

“在全总和央视联合推出的大国工匠特别节目中,我省有5名高技能人才登台一展绝技。”省总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登台的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国工匠中,陕西占了八分之一。”

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仅要体现在荣誉上,还要落实到“钱袋子”上。来自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二分厂的“大国工匠”张新停自豪地说:“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的薪酬待遇与公司副总一样,达到董事长年薪的40%。工资待遇上去了,心情好了,工作起来心劲也大了!”

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厚植工匠文化

2000年以来,全省工会提高劳动技能的各个行业、各个工种、各个层级的竞赛,开辟了职工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推动了基层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培训的广泛开展,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相当高。

全省参赛职工人数由5年前每年的几十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万人,竞赛工种从5年前每年的几十个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个。

5年共举办各类大赛工种952个,参加各类大赛决赛的职工达到26740名,通过大赛共产生陕西省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1518名、市(企业)技术能手2811名,产生团体优胜单位889个,优秀组织奖集体262个、个人305名,为90785名职工晋升了职业技术等级,名师带徒活动师徒结对42032对。 (下转二版)

上篇:没有了
下篇: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8/8/20180815_7202153429650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8-08/15/1949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