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把陕西推向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陕西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着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就我省“三个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三个经济”全面发力,陕西迈向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枢纽经济 稳步起航
调查显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其时已至。陕西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公路、铁路等营运能力,推动形成航空带动、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真正把陕西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创新互联网经济业态,并不断强化综合运输和物流枢纽服务组织,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交通枢纽,承接内外。2017年,宝兰高铁开通,横贯我国东西的高铁大动脉全线连通;全长828公里的沿黄公路通车;西成高铁开通,西南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陕西省第5条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段建成通车。截至2017年底,陕西累计开通国内全货运航线13条、国际货运航线4条,聚集临空产业项目27个;中亚、中欧货运班列“长安号”开行480列,运送货物65.9万吨;中欧班列(科沃拉—西安)首列在芬兰科沃拉顺利开行,成为北欧地区首条往返中国的国际联运铁路线路,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继西安至阿拉木图、华沙、汉堡、莫斯科、布达佩斯之后,开行的又一条新国际联运铁路线路。“建设东部大轴线、开拓国际大通道”的目标正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成为现实。
物流枢纽,畅达天下。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阿里巴巴丝路总部等20多家电商龙头企业总部或西北分部落地陕西;腾讯云大数据中心落户西安浐灞;中国银行全球客服中心、软件中心,建设银行西安营运中心先后在西安浐灞建成运营;前海人寿金融中心、中兴大数据项目、宝能大数据项目入驻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
省统计局相关专家表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要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产业集群,以及由该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生态群落。同时,通过推进新兴行业的发展,实现能源产业升级,并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此外,还应发展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交易市场等现代物流业,推动市场服务多元化。
门户经济 作用显现
门户,是要素资源进出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近年来,陕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利用外资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通过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发挥科教与人文优势,正在成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门户。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