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目前是西安市经济规模最大、创新实力最强的区域。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说:“一定要三年大变样,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先行区和大西安都市圈的示范区。”
脑子转起来——更新思路寻出路
西安高新区经过20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迈入了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一阵营,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最强劲的发展引擎。然而前几年,西安高新区的步子慢了下来。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项目落地不容乐观,批而未征、批而未供的土地达3.6万亩,有134个项目悬在空中。城市功能不全,产业发展起来了,配套没跟上,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诸多不足。“高新区的人收入较高,但却喜欢住在宜居的曲江新区,消费也在曲江。”
高新区软件园拥有众多企业和员工,仅华为就有1.3万人,早上都来了,傍晚都走了。“钟摆式”通勤及诸多“断头路”,给高新区及周边造成交通拥堵。高档宾馆在这儿也稀缺,一搞大型活动就一房难求。
因为开发建设量大,经济活动量大,高新区的水、空气质量在全市排位也倒数。去年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高新区排在全省第十五名、全市开发区倒数第一。
只管开发建设不管社会治理不行,长期一条腿走路,这种发展方式很难维系。怎么办?西安高新区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困局,奋起寻求破解之道,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想清楚才能干到底。高新区人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变了,发展模式也要改变。要从注重抓项目引资金转变为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的生态营造,更加重视吸引人才。
“老祖宗讲‘安居乐业’,人才在这里安居了,乐业了,‘双创’就在这里发生了。而让人才喜欢这个地方、留在这个地方就要补齐短板,建好高新区这个西安的‘示范区’。”钟洪江表示,“示范区”就是要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创新创业最活、产业发展最强、发展质量最高、人居环境最好、投资环境最优、生态环境最美之区。
一年攻坚、两年突破、三年超越,西安高新区响亮地喊出“大干123、建好示范区”,全力打造创新之城、富强之城、美丽之城、时尚之城、幸福之城,擦亮“品质西安、首善高新”这张金字招牌。
身子动起来——真抓实干干到底
想清楚就要干到底。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全面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修订了党工委《议事规则》,调整成立6个园区党委,对直属党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实施创建全国一流党建示范区3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建好示范区的根本保障。
他们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组织机构改革,调整设立了投资合作委员会、农林水工作局、交通和住房建设管理局、城市客厅建设管理办公室等新部门,有效推动高新区管理体制升级为2.0版本。
“相信一线、支持一线、强化一线”,西安高新区出台办法激励一线干部干事创业,要求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勇争第一。“靠作风评优,用实绩说话”,把干部的任用和工作成绩挂钩。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