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环境再现勃勃生机

2023年09月18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大气、土壤、水体污染,森林草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方面的指导政策,并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工程。各地在生态修复方面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

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系统,山水林田湖草与我们人类和动物共同组成了生命共同体,因此,生态保护和修复也需要系统性思维,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布局。因地制宜,在相关区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工程。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打破地理界限,打破行业和生态系统要素界限,进行统一修复。还要协调好事权、部门,以加强上下工作融合、部门资金整合、各方力量聚合。

新时代,站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新起点,顺应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召唤,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对自然生态给予足够尊重,杜绝破坏行为,减少不符合规律的人为改造,恢复自然生机的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生态修复本质上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赖以生存的希望,生态环境不光给予生命以滋养,同时还是生命的摇篮。所以修复生态要符合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才能让万物焕发勃勃生机。万物繁盛、生生不息才是美丽中国的本有之貌。同时,美好生活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诉求,人们更应该约束好在追求幸福、努力奋斗过程中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形成良好的尊重自然的社会集体意识,让绿水青山长久保持下去,让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早日实现。

(卢福成)

上篇:陕西省加快推进创建节水型城市
下篇:应对水安全 社会科学切不可缺位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9/3/20190322_1_-50_439_569_888.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9-03/22/1829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