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5位产业工人代表谈“做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新时代呼唤“大国工匠”

2023年09月18日

工业是一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工人是重要的劳动者群体。国新办6月20日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就“做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相关话题畅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回答记者提问。

传承劳模精神 成就中国速度中国精度

新时期,有这样一批产业工人,他们掌握着专业技术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以求、不断创新,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为打造大国重器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精度为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怎么来?

一把锉刀手工锉削出来。“钳工是现代机械加工领域中为数不多还用手工加工的工种。”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保持前腿微弓、后腿绷、双手握锉、身前倾的身体姿势,重复锉削动作8000余次。”

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怎么来?

离不开“一枪三焊”的独门绝技。“转向架就是高铁的两条腿,是架轱辘与车体连接最重要的部件,每条焊缝要求都非常严格。”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李万君说。在“复兴号”转向架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扭杆座弯道多,空间小,起初怎么焊都不合格,李万君和工友们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及“一枪三焊”的操作方法,最终攻克难关保证了“复兴号”的批量生产。

……

这批产业工人用坚持、专注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在他们看来,坚持、专注并非他们独有,而是对劳模精神的传承。“作为一个石油工人,王进喜是我特别崇拜的偶像。”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高级技师肉孜麦麦提·巴克说,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公司不得不关停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油井,是“老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激励着工友们与公司共同度过油价寒冬。

在方文墨心里则一直记着航空人代代相传的一句话——“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我们一定要一心一意把工作干好,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实做精,用自己的精度去打造航空人应有的产品质量。”方文墨说。

矢志创新探索 成长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出生于1989年的陈行行,笑称自己差1个月就是90后,是几位工人师傅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他看来,在新时代,科学家的梦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员的产品是并列的,技能人员肩负着让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变成现实可用产品的重任。新时代产业工人,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工人也要用知识创造事业”。 (下转三版)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9/6/20190624_1_1508_268_1917_594.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9-06/24/18564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