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一个个帮扶举措 落实落细见效果
“我的梦想是穿上校服。”“我梦想有一间浴室。”……去年刚驻村时,当杨志勇得知草庙小学5名教师和13名学生的梦想后,立刻联系西安一家爱心企业,于当年5月22日举行了工服校服捐赠仪式,并安装了两台热水器,给学校建起了浴室;还给该校一名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了3000元,今年也是如此。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他和第一书记李开宇组织谭坝镇优秀教师和草庙小学老师共16人,赴西安、铜川与三所示范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教学研讨活动。一件件实事开创了草庙小学办学以来的先河,而这只是他们在教育扶贫中的点滴善举。
杨志勇在扶贫中具体包抓了8户33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通过精准帮扶,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纯收入最高的家庭人均13000多元。齐兆兵作为他帮扶的贫困对象之一,今年已经入住新房。去年4月,他从代写建房申请开始,到帮助建房选址、办理相关手续,尤其是动工修建后,每天去督促进度,提醒注意安全。说起这些事,齐兆兵的儿子齐远鹏感动不已,“我在西安打工,为了我们的房子,杨大哥真是操不尽心,希望他在这多干一些时间。”
产业兴方能“拔穷根”。去年以来,他在高质量做好8户贫困户脱贫工作的同时,向单位申请帮扶资金18万元,引进投资25万元,帮扶该村修建300多立方米冷库一座,发展食用菌10万棒,扶持发展养殖中华蜂200多箱,帮扶养殖大户养羊养牛存栏150多头,发展西兰花、南瓜等蔬菜种植100多亩,通过产业项目和劳务用工带动贫困户31户117人脱贫。
人心齐,泰山移。他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资源优势,主导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协助村两委争取上级各部门和爱心企业支持,加大全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全村面貌改善取得积极效果。据统计,一年来,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100多万元。其中,改造农用电网1.3公里,村内草庙梁和荆竹园两个集中居住片区安装太阳能路灯22盏,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处,村内三条共9.4公里硬化路竣工,7公里油返沙道路即将竣工……
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件件都可见他的款款真情。村民告诉笔者:是他,帮助新草园合作社打造千亩农业园区,多次出面协调,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实地调研,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是他,联系安康学院技术专家到村里开展花椒、核桃种植管护技术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管护;是他,联络组织村两委主要领导和驻村干部,先后3次到汉滨区内外参观考察产业发展,学习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是他,邀请安康技师学院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班师生5人,到草庙村为群众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在校学生免费理发;是他,成功主持召开了草庙村2019年脱贫誓师大会暨扶志扶智文艺演出……
这样真实、生动、感人的事例和场景还有很多,都被草庙村群众记在了心里,大家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杨兄弟”。
一篇篇扶贫札记 真情真意话初心
作为“陕西文艺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他发挥写作特长,每天晚上坚持写工作日志和扶贫札记,用真情记录自己在走访、调研和帮扶等工作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和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时间,他就有88篇扶贫日记集结成书——《追寻初心》,并于今年4月初正式出版发行。一年来,他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刊发表扶贫札记文章40多篇,在文坛和扶贫战线上引起不小震动。
《追寻初心》这一颗“赤子之心”,是提供给干部群众的一道“营养大餐”,既是他扶贫工作的重要精神收获,也是他献给全社会的一份“扶贫厚礼”,为扶贫工作者提供了有益参考,特别是为扶智扶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面对当前的攻坚百日大会战,杨志勇豪情满怀,“聚焦户脱贫和村脱贫退出标准,千方百计做好包抓户帮扶工作,用力协助全村抓好各项工作,促进整体如期脱贫摘帽退出,确保决战决胜。”
山村开遍扶贫花,精准扶贫结硕果。如今的草庙村,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容村貌不断发生变化,帮扶成效如淙淙清泉滋润着父老乡亲的心田。 (龚甲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