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走进榆林档案展览馆

感受历史痕迹 重温革命岁月

2023年09月19日

“河套先民、生息繁衍……转战陕北、春秋丹卷……”一篇气势恢宏的《榆林史赋》将红色之城——榆林市的厚重历史娓娓道来。7月29日,记者来到榆林档案展览馆,感受历史痕迹、重温革命岁月。

该馆是榆林首个以档案形式记录榆林历史的大型综合展馆,由印象榆林、红色榆林、影像榆林、民俗榆林、人物榆林、今日榆林、馆藏珍品等7个部分组成。利用丰富的历史图片和珍贵的档案资料,以及一系列多媒体技术,介绍了榆林的地域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和红色革命历史。

目前,馆藏珍品区共展出66件档案,其中包括习仲勋写给张邦英的书信、曹力如和朱侠夫的任命书、党建和土改时期的总结报告、和平解放榆林的电文、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等珍贵档案。

讲解员介绍说,在榆林地区至今流传着三妯娌跳崖的故事。1935年初,国民党反动派调集5000余兵力,对神府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疯狂“围剿”。尤其是邬青云骑兵营,经常四处掳掠,无恶不作。3月18日,敌骑兵营一个连突然向贾家沟村袭来,危急关头,共产党员黄云爱和弟媳刘金珍、贺博芳,不顾自身安危,组织群众分批转移,直至确认所有村民安全转移,才开始撤退。

扑了空的敌人恼羞成怒,开始搜山,在发现黄云爱三妯娌后拼命追赶。在这危急关头,黄云爱果断地说:“我们一定要把敌人引开,让群众安全转移,现在只有一条路——鬼则崖。”三人心里明白,鬼则崖山前是一道缓坡,没有隐蔽物,山后是万丈深渊,等于走上了一条绝路。

当三人跑上山顶,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和万丈深渊,黄云爱对两个弟媳说:“即便粉身碎骨,我们也绝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为了革命,只能跳崖。”说完毅然纵身跳下,两个弟媳也紧随其后。

三妯娌舍身跳崖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敬仰和爱戴。她们的故事也得以流传至今。

本报实习记者 赵院刚

上篇:整体联动 共治精治 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贡献
下篇:国旗神圣庄严不容侵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9/8/20190806_1_97_795_936_14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9-08/06/1876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