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以《院规民约》为基础,邱希城十分注重用社会主义新风尚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他着手创建了“时政园”“怡乐园”“大观园”“益寿园”四块宣传栏,用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刊登国家大事社会热点、介绍养生知识生活常识。他们成立宣传组,邀请能写会画的退休老教授、老干部,定期更换内容,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宣传氛围。通过宣传栏,大力提倡社会公德、弘扬良好家风,积极评选“好儿媳”“好孝子”“活雷锋”等。经他们推选的“好儿媳——郭会先”被评为“西安市道德模范”,其事迹还被中央电视台转播。
邱希城常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很乐意为大家服务!”这就是一位拥有53年党龄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省总工会离退休处处长段乔斌告诉记者,去年负责西北一路家属院离退休活动室的同志搬家了,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组织上找邱希城,他说这是“上山放羊拾柴火,顺手的事”就欣然答应了。现在,每天早上锻炼完身体后,邱希城会准时打开活动室的门,打扫卫生烧好水,一边练习书法,一边守着电话,看谁家有事找他。家属院的事多且琐碎,吃喝拉撒睡、吵架通水管,事无巨细,只要住户有需求,他都尽力帮助解决。
家属院有一名职工遗属,今年80多岁了。老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农村,一个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手中没有经费,但身兼三职,有的是筹资渠道。”于是,他联系省总工会机关,给老人免除了每年的取暖费;找社区和慈善机构,给老人要来了困难补助。在他的真心帮扶下,老人和家属院的5户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都得到了保障。
该家属院离退休老职工、老干部遗属多,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2名。邱希城说:“这些人是我最大的牵挂。”为了方便老人与外界的联系,家委会今年特意举办了一期智能手机培训班,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建立了互动联系方式。他还从慈善机构为80岁以上老人申请了治疗仪、氧气瓶,春节给老人写春联并贴在门上,组织离退休人员举办春节联欢晚会。老人们亲切地称邱希城为“我们的知心人”!
“平心静气严律己,理智处世宽待人。”这是邱希城写给自己的一幅字。在家里,邱希城也是需要子女照顾的老人,但他把一腔热血都投入到“家委会”的事业上来,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彰显出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本报记者 阎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