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钼都”深度转型寻求新突破

2023年09月19日

你知道钼长什么样吗?

在秦岭深处的“中国钼都”金堆镇,它存在于工人们开采出来的灰黑色矿石里;在金钼集团的实验室里,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而坚韧;经过进一步加工,在你的手机屏幕上,也有了它的身影……

作为一种稀有金属,钼及其合金在冶金、化工、环保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用途广泛,是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原料和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一直备受世界关注。

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钼集团”)。记者近期在这里采访看到,通过不断加大技改和环保投入,这里的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明显,生态恢复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钼都”正在不断加快研发步伐,加紧调整结构,寻求新的突破。

一次偶然发现造就了“中国钼都”

群山包围中,长约2160米、宽约1200米、深约160米的巨大采矿坑内,繁忙的挖掘机在像层层梯田一样的工作面上作业,一辆辆运输车在采矿坑内盘山道上奔忙,场面甚为壮观……这是记者近期在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露天钼矿开采现场看到的景象。

华州区金堆镇,这里沟壑纵横,重峦叠嶂。古时金堆镇又称金斗,因唐朝时当地向官府日进“斗”金而得名。此后,因钼资源丰富,这里被称为“中国钼都”。

金堆镇的钼产业发展大抵要从64年前说起。1955年,一批地质普查队队员翻越沟沟岔岔,在大山深处偶然发现了漏头的矿山,采集标本后,队员们发现,这就是钼矿。此后,这里的矿山被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于“二五”计划之初开始开采。

1958年,位于金堆镇的钼矿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仅3年之后,这里就建成了日处理矿石500吨的选矿试验厂。随着供水、供电等设备和生活设施陆续建成,寂静的秦岭深处,一时间热闹了起来。

1971年,这里的选矿厂规模已经扩大为日选矿5000吨,选矿产能也位于世界前列。随着优质钼资源向全世界出口,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钼资源供应商。到目前,企业已为国家换取了超过50亿美元的外汇,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帮助国家解决了大量外汇需求。

为完善产业链布局,这里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用于采选冶、钼化工和钼金属深加工的先进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钼炉料、化工产品、金属产品等钼的后端加工产品产业链。

此后,这里钼产业迅速发展:1983年,百花岭选矿厂建成投产;1989年制出第一袋钼酸铵;1991年焙烧出第一罐氧化钼;1994年还原出第一舟钼粉……

“从1980年钼精矿进入日本市场开始,公司的钼炉料、钼化工、钼金属三大类产品先后进入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金钼集团董事长程方方介绍,2008年,公司将整个钼产业板块打包,成立了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在上海A股市场融资89亿元,募集资金规模超过此前陕西全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总和。

经过60余年的发展,目前金钼集团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钼矿山、钼选矿厂和冶炼厂。在资源占有量上,金钼集团拥有钼资源储量约140万吨,占全国的18%,占全球的8.8%,按当前生产规模还可开采60年以上。在产能上,金钼集团2018年钼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在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自由港公司和智利国家铜业公司。

(下转第二版)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标题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9/9/20190919_1_100_1127_1101_1595.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9-09/19/1907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