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这是一堂形式别样的党课
一首《南湖的船》将时间一下子拉回到了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
“从共产党建立至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牺牲了370万人。有的同志上午刚进行完入党宣誓,下午就牺牲了。”说起这些,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培训中心主任许彩芸直言,都说一线石油工人苦,可比起先烈们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我们真的不算啥。
现场的许多党员干部也陷入沉思——我们每次重温入党誓词时,有没有想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绝不是说说而已!
“党史、新中国史”以一种隆重而又特别的方式从书本走上舞台,走进现场许多干部职工的心田。众人直呼:“太深刻了,原来党史、新中国史可以这样学,可以这样看!”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映山红》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与黑暗势力做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
“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太不容易了。”陕西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马京感叹,听到这首歌,就想到了那个为国捐躯5万多人的江西兴国县,想起这首歌,我就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听到慷慨激昂的《游击队之歌》,就想到了以智取胜,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的游击战;唱起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就想到了披荆斩棘,将荒地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南泥湾精神……这是陕西五环集团织造车间值车工黄云娜在现场的真实感受。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时代的经典,共同的回忆,音乐记录时代,歌声见证变迁。这首改革开放40年记忆深处的歌,将现场观众带入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劝勉氛围中——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回荡在剧院中的二重唱,歌声悲壮,令人断肠。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我出演的那一刻,彷佛置身其中,日本鬼子的种种罪行,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让我哀叹,让我悲愤,让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西北工业集团公司级技能带头人、高级技师张全保说,这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认识。
当几十人合唱的《保卫黄河》响起时,沉浸在悲愤中的广大干部职工被高亢激昂的歌声所点燃,热泪盈眶,许多人亦如当年的热血战士,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
1949年10月前后,是“黎明前黑暗的日子”。那年11月14日,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从9月6日至11月29日,军统集中营对“政治犯”进行集体大屠杀,321人死亡。12月1日,解放军冲进了渣滓洞、白公馆。刚经历生死厮杀、流血不止的战士们失声痛哭:“我们来晚了!我们来晚了呀!”
《红梅赞》舞起时,那段发生在重庆的悲壮抗争史实一幕幕浮现脑海,让人陷入深切的悲伤之中,无法自拔。“以前喜欢这首歌,觉得舒缓有感情,但并无太多了解。”陕西省总工会90后年轻干部白雪说:“这次通过分享册了解到更多背后的故事后,我几乎是唱一次流一次泪,每每脑海里浮现那些画面时,我就告诉自己,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党的信仰信念落实到行动中,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唱出了革命先辈浴血厮杀时期的艰苦岁月;《英雄赞歌》让人想到了人民志愿军在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被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的惨烈……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队队长白芝勇整场晚会忍不住6次落泪。
白芝勇说,看了这场分享晚会,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让我更加感念党恩,更加热爱祖国!
有些回忆,热血沸腾泪流满面。有些旋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饱含深情的朗诵中,嘹亮昂扬的歌声里,有亿万人民接续奋斗的壮丽征程,有历经磨难、矢志复兴的雄心壮志,也有初心不改、使命担当的磅礴力量。党史、新中国史分享晚会,唤起无数人心中炽热的家国情怀,展现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崇高礼赞。
“党史、新中国史是我们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丰富的素材、最坚实的基础、最深厚的底气。工会组织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有效引领广大职工在史实中明理共情,团结教育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建功新时代。”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