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敢担当勇作为

——汉阴县总工会促两业稳脱贫工作纪实

2023年09月20日

(上接第一版)

抓产业促就业 促进持续增收

位于月河工业集中区的盛发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是由县劳模陈守林创办的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9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一辆江苏牌照的货车正在装魔芋产品。工人告诉记者,这一车共20吨2000箱、价值70万元。像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拉货车,每天都有三四辆。这名工人还自豪地说:“我们生产的魔芋腐竹属于富硒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截至今年,该公司魔芋种植基地达3500多亩(其中农户自主种植2000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6个镇28个贫困村6000多人从事魔芋种植或到企业务工,560户贫困户因此脱贫摘帽,是“产业发展、农民就业、整村脱贫”的典范。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汉阴县总工会坚持把抓产业促就业作为稳脱贫的治本之策,依托“镇园产业联盟”,大力培育社区工厂,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精准、持续用力,有效提高了脱贫质量。

何谓“镇园产业联盟”,汉阴县总工会副主席欧定忠介绍说,通过政府组织,建立由企业负责人、镇村主管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第一书记为成员的产业扶贫信息交流平台,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镇园联盟、村社承载、贫困户参与”的产业组织体系。

近年来,汉阴县总工会依托“镇园产业联盟”,组织开展了“企业劳模助力产业就业扶贫对口签约”“企业就业扶贫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建立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企业(基地)8家,发展富硒粮油、茶叶等脱贫产业3000余亩,覆盖贫困户500余户1600余人,开发扶贫就业岗位508个。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组建“汉阴县助力脱贫攻坚劳模帮扶团”,全县100余名劳模联系39个贫困村、帮包800户贫困户,通过“定人定事定进度”,开展产业带动、技术指导、公益救助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有的放矢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该县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被安康市总工会推广,先后有13名劳模被评为市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产业发展走对路,群众致富有奔头。”在涧池镇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个投资2000万元,集生产、培训、展示为一体的涧池镇手工编织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工作人员成欢告诉记者,这个产业园建成后,将引进以手工编织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3家以上,解决就业岗位1500余个,将极大地促进移民搬迁群众及周边贫困户就业增收。

突出工会特色 提升服务效能

“博元公益”“领航公益”是近几年汉阴县总工会重点打造的两支品牌志愿服务团队。“扶贫先扶志。”他们先后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济困、安老救孤、扶残助医、兴教助学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工会志愿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

“坚持突出工会特色,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尽心竭力服务贫困群众”是汉阴县总工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大特色。

实施“智志双扶”工程,坚持立精神、强技能同步用力,促进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重富裕。一方面,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组织开展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新民风建设”为主题的“五个一”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先后评树表彰脱贫标兵、五好家庭、卫生标兵、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19名,提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精气神。另一方面,以平梁兴隆佳苑社区工厂、涧池藤编社区工厂、双乳民安毛绒玩具社区工厂、汉阴格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和评优树模活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能力。

“近年来,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共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0余场次,参训2000余人次,推荐评选各级劳模、工人先锋号、金牌工人、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204人。”李长国说,通过技能培训和评树先进模范,调动和激发了全县职工建设幸福汉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

擦亮“四季四送”品牌。春送岗位,先后组织劳动技能培训2800人次,跨地区劳务输出1510人次,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948人次;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和脱贫攻坚干部6400余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价值62万元;金秋助学,筹措资金62.1万元资助207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上大学;冬送温暖,筹措困难帮扶资金58万元对全县511名困难职工进行困难帮扶,对157名大病和特困职工实施大病救助。

近年来,汉阴县总工会积极投身全县脱贫攻坚,抓产业促就业,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连续七年荣获市县考核“双优秀”。脱贫攻坚以来,汉阴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811户74615人、建档立卡贫困村77个,2017年贫困发生率17.86%,目前剩余贫困村69个,贫困发生率9.13%。

李长国表示,今年剩余69个贫困村要全部出列,实现全县脱贫摘帽。县总工会将虚心学习全省县区工会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博采众长,真抓实干,做到扶贫力度不减、决心不变,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目标贡献工会力量和智慧。

本报记者 阎瑞先

上篇: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负担将减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9/10/20191010_1_123_1583_1145_2288.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9-10/10/1930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