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茜在紫阳县调研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地处秦巴山区的紫阳县,是我省深度贫困县和转移就业大县,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万,贫困发生率达30.6%。近年来,面对“自然条件差、脱贫任务重、贫困程度深”的县情,紫阳县总工会以发展壮大茶叶、修脚、中蜂养殖等产业为抓手,搭起培训服务“大舞台”,引导职工群众唱好“脱贫戏”,促使全县产业发展“好戏连台”,充分展现了工会组织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连续十年搞培训 十万茶农成专家
初冬时节,一片片墨绿色的茶园进入一年中最“清闲”的时段,而紫阳县焕古镇大连村的老茶农贾耀才却没有闲着,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再钻研制茶技术”。他多次参加县总工会举办的技能培训,制茶技术明显提升,是今年全县制茶大赛的冠军,还得了2000元奖金。村委会主任李奎和他开玩笑说:“是工会把你培养成才的!”
大连村原是全镇最贫困的村之一,但随着像贾耀才这样的“茶专家”越来越多,村民依靠发展茶叶产业走上了小康路。该村现有茶园2900亩,2007年以来,村民收入年年增长,有10户亩产年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
2009年以来,为推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紫阳县总工会始终把抓培训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积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通过培训增强农民工和产业工人的技能,帮助深度贫困村打通了产业脱贫的关键环节。
搭建竞技赛场,激发茶农新活力。每年春节过后,紫阳县总工会就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万人茶产业技能培训工程”,对乡镇涉茶干部、企业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对茶厂职工、茶农进行采摘、种植、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在具体培训中,他们坚持从“种茶、采茶、制茶、营销能手、明星企业”等环节入手,以茶叶基地镇、村、企业、协会为重点,大力开展“五项茶事”劳动竞赛活动。在竞赛中,针对基地镇与普通镇、专业村与普通村、龙头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差异,区分竞赛标准、类别,分批次、分环节逐步推进,实现了竞赛活动全覆盖。同时,他们还与江西婺源茶校建立了人才培训合作计划,共有102名学员到该校学习,成为茶厂争相聘请的“香饽饽”。
“连续10年开展茶事劳动竞赛不换题,连续10年围绕茶产业进行技能培训不歇脚。全县各级工会‘咬定茶山不放松’的各项举措,助推了紫阳茶产业强劲发展,跃升成为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推动全县40%的人口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李龙安如是说。
目前,“万人茶产业技能培训工程”已成为紫阳工会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据统计,10年来,紫阳县总工会举办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训茶叶技术骨干8万余人次,累计培训初中级技师1100余人,10万余茶农掌握了种茶、采茶、制茶新技能,3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他们先后两次在全省工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