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紧盯前沿 煤化工产业得到长效发展
能源开发初期,粗放的发展模式让榆林为此付出沉痛代价:地下水位、空气质量连年下降,采空塌陷区以每年120平方公里的面积增长,数千万吨的工业固废时刻威胁着土壤和水体环境安全。
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入手解决。近年来,榆林坚持“12363”高端化发展战略,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环保、安全两条底线,着力补齐基础化工短板,着力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技术和产品,着力发展化工终端产品加工业,构建六条高端化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的“煤头化尾”全产业链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和终端产品加工基地。
“榆林作为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必须始终紧盯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及时捕捉能源化工行业最前沿的政策和方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牢牢把握住转型和发展的主动权。”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说。
“世界一流”“高端化”……榆林的定位再次与国家方略一脉相承、无缝对接。
目前,榆林已经构建起从矿区到园区到企业无缝对接的循环生产流程,形成从开采到转化到尾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优势最显著的地区。
携手共赢 打造能源清洁融合利用新格局
榆林市能源资源丰富、能源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和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完全可以打造集技术研发、中试和试验、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能源清洁融合利用新格局。
双方目光触及,一拍即合。
今年6月17日,陕西省与中科院在西安召开座谈会,双方达成了在榆林开展能源技术革命示范的共识。榆林市将联合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围绕创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合作建设以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以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基地、以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基础的科教融合基地,加快实现榆林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和经济转型。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