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咸阳市务工的张军仁万万没有想到,在不到一周时间,他和工友就拿到了被拖欠的30多万元工钱。
原来,张军仁在咸阳市高科四路一建设工地务工,年终岁尾,工钱却迟迟拿不到手。无奈之际,他向工地附近的秦都区渭滨街道党工委建设者之家工会爱心驿站寻求帮助。接到情况反映后,工作人员立即与公安、建设、人社等部门联系,经各方积极协调督促,问题很快得以圆满解决,40名农民工怀揣工钱高高兴兴地踏上了返乡之路。
建设者之家党支部书记朱培新说:“工会爱心驿站成立以来,已为劳动者协调处理劳务纠纷80余起。随着国家治理欠薪工作力度加大,我们接到农民工拖欠工资的投诉越来越少。但工会爱心驿站服务劳动者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解决劳务纠纷只是我们众多服务内容的一项。”
劳动者流动到哪里驿站就“迁徙”到哪里
坐落在咸阳市秦都区的这幢银灰色建设者之家工会爱心驿站,在四周林立的塔吊包围下,显得格外醒目。
一进门,“建设者之家党支部”和“工会爱心驿站”两块标牌引人注目。楼前是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活动场地和设施。一楼设有法律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公共会客厅、接待室、爱心小超市、洗衣房。二楼多功能厅设有图书室,可容纳100余人,既可以开会、培训,也能用来开展娱乐活动。室内的桌椅、空调、取暖器、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洗衣机、急救包、手机充电站、书籍报刊、体育用品、工具箱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朱培新说:“与别的驿站相比,我们这个驿站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移动,房屋是由可拆卸的钢结构搭建而成,办公面积700平方米,活动场所600多平方米。驿站像候鸟一样,随着劳动者流动而迁徙,现在所处的这个办公地点已经是第二个了。”
建设者之家工会爱心驿站是工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顺应劳动者的需求而产生的。咸阳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建设后,来自全国各地近两万名建设者陆续涌入工地。由于建设工地远离市区,各项服务设施不全,生活极不便利。为满足劳动者生产生活所需,2017年6月,秦都区渭滨街道党工委在工地成立了建设者之家,区总工会于2018年5月在建设者之家成立了工会爱心驿站。把党和工会的服务点建到发展一线上,建到了劳动者的心坎上,解决了广大建设者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秦都区总工会副主席尹锋杰介绍,近年来,工会在驿站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关爱职工活动。每年盛夏,为户外劳动者送去绿豆、冰糖、酸梅粉、白糖等消暑物品;春节前,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为1000余名建设者免费接种了出血热疫苗;举办了纳凉晚会、戏曲晚会、中秋晚会、建设者卡拉OK、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同时每周二、周五播放电影,极大丰富了户外劳动者的业余文化生活。
朱培新透露,周围的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完工,劳动者大量转移,驿站也将随着重点建设项目“迁徙”。“不管到哪里,我们为劳动者的服务不会打半点折扣,只会越来越好。” (下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