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码通”如何能够“路路通”

2023年09月18日

近日,西安市民手机中又多了一个“一码通”。在疫情防控期间,只要你进出小区、商超、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或乘坐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就得出示身份证件并调出个人专属二维码,供工作人员扫描登记。可以说,西安“一码通”是当前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创新采取的一项数字化管理措施,有利于实现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化疫情防控,促进经济要素有序流动。但要看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盘点近日的出行体验,至少还可以提出几个要抓紧完善的服务细节。不少人出行需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坐公交、地铁除了出示手机上的二维码外还要另扫二维码。有的中转旅客由于在西安没有固定住址,所以无法注册“一码通”,导致不能进站乘车,造成车站外人员聚集;有的小区办事“一码归一码”,不认市上推行的“一码通”,要求业主扫描自制的二维码……这些状况五花八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总体来说,把好事彻底办好,就要让操作简单易学、标识清晰明了。

有需求就有创新,贴近需求的创新,大家才会买账。但现实反复说明,好事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精准地解决民生关切。相关部门应尽快排查系统漏洞,快速实现程序升级,以保障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尽力达到便捷的“上限”,尽责守好可行性的“下限”,让“一码通”真正变成“路路通”,实现大数据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乃至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可持续应用。 (陈艳)

上篇:疫情期间我省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逾6万
下篇:陕西工人报社关于2019年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3/20200310_1_92_1583_1041_2319.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3/10/1792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