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落实任务 突出“实”字
兴平市人民医院护士南瑞静、十一建医院护士耿燕是兴平市援鄂的两名护士。为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兴平市总工会及时成立援鄂医护人员关爱小组,实行一对一贴心服务,指定专人,对接联系,搞好服务。工会及时看望慰问两名护士的家属,并送上2000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大肉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细心实在的服务让援鄂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倍感“娘家人”的温暖和关爱。与兴平市总工会一样,咸阳市各级工会在关心关爱援鄂和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生活保障工作方面,始终在“实”和“细”上下功夫,克服形式主义,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咸阳市各级工会精心指导相关医院工作组做到“人对人”服务,每天对一线人员防护用品的保障,前后方协同安排、不留死角;对一线医护人员,经常连线慰问,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配送好营养餐,做到休息轮班。秦都区总工会坚持每两天为辖区卫生院送一次蔬菜。兴平市总工会了解一线医护人员需求,多方采购方便面160箱、牛奶80箱、抽纸80箱、牙膏牙刷洗发水110套等一线急需的物品,分送至定点医院。市公安局工会开通2部24小时全天候抗疫心理咨询热线电话,6名心理专家在线为抗疫一线民警辅警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礼泉县总工会拨付专项慰问金2万元,募捐物资47余万元,全部用于一线防疫需要。
渭城、武功、泾阳以及水务集团、西北一棉物产等县区工会和基层工会在将疫情防控任务落实落细的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和职工捐款捐物,全力以赴支援疫情防控工作。40余位党员劳模通过市总工会缴纳抗疫“专项党费”5.85万元,赵梦桃小组40名新老组员共捐献抗疫善款7850元。省级劳模、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通过长武县委组织部缴纳抗疫“专项党费”2万元,“全国道德模范”退休教师呼秀珍通过文明办向武汉捐款5000元。省级劳模武军社闻讯承担救治一线任务的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蔬菜供应紧张,及时组织两批共10吨时令蔬菜,捐赠给医护人员……咸阳各级工会点对点、实打实,用心用情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切实做好一线防控人员生活保障服务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一线防疫职工的心坎上。
精准施策 突出“稳”字
抗击疫情严防死守,复工复产咬住不放。2月22日,经过近一个月的复工防疫准备后,咸阳纺织集团公司顺利实现复工,2300名纺织工人返回工作岗位。为确保职工身体健康,该集团公司对乘坐31路公交车上下班职工实行居住社区——工作单位的“点对点”专车接送封闭化管理办法,每天安全准时将全部返岗人员送到纺织园区。
这是咸阳各级工会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精神、精准施策的一个缩影。2月24日,省总工会党组召开会议,研究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工作,并下发《关于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的意见》,从增强信心、维护稳定、保障权益、关爱职工、促进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十项举措,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两不误”。为落实省总工会“十条举措”,妥善应对和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咸阳市总工会率先下发《关于协助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作出了相应的“硬性规定”。从2月24日至3月12日,咸阳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为期18天的“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基层大走访活动”,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职工关爱、权益维护、稳岗稳产、促进发展等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咸阳市总工会就是如此不折不扣、积极稳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指示精神,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工会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发动职工投身疫情防控之中。他们还严格工作纪律,将全市工会系统干部职工在抗疫和促发展中的具体表现纳入年度考核,奖优罚劣,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咸阳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干部下沉到基层、企业、工地,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帮助职工有序安全返岗复工;持续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有序稳妥复工复产。目前,全市涉及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和人民生活生产物资的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广大职工返回岗位,开足马力,争分夺秒,加快生产,在稳工业、促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本报记者 阎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