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陕煤集团转型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18日

在陕煤集团的发展历程中,2012年开始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遭遇断崖式下行,然而,陕煤集团却主动化“危”为“机”,开创了产业大调整、效益大提升、企业大转型的良好局面,不仅打赢了生存保卫攻坚战,还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铸就了新时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陕煤样本。

数字记录了陕煤集团的成长。2019年,资产规模5400亿元,是2013年的1.55倍;营业收入3025亿元,是2013年的2.01倍;2017年以来利润总额占陕西省属企业的三分之一;位列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排行榜30强第二位,成为唯一入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百佳名单”的陕西企业。在2019年省属企业稳增长排名中,集团的利润和工业增加值指标位列第一。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陕煤集团连续五次上榜,排名持续上升,2019年位列第281位。

今年以来,陕煤集团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不停顿,保供不掉链,一季度,陕煤集团煤炭产量4115.5万吨,同比增长14.1%;化工产品436.8万吨,同比增长4.1%;粗钢产量297.6万吨,同比增长4.9%。

产业结构优化 形成产业协同新格局

骄人的发展速度和经营业绩,折射出陕煤集团在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敏锐把握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相关战略部署,开展的一系列超常规、突破性的改革举措。特别是2014-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煤炭价格飞流直下,进入市场寒冬。

从陕煤企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失衡,每年数百亿元的项目投资,导致集团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经营性现金流连年减少,偿债能力下降;集团经营举步维艰,老矿区和陕钢集团亏损更为严重。

2014年4月,时值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杨照乾被组织任命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随后又担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上任不久的5月16日,杨照乾在陕北片区干部大会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表达了“不在困境中奋起,就必然在寒冬里倒下”“主动出击跨越寒冬转型关口”的决心。

从2014年开始,陕煤集团打出了一套“瘦身健体”组合拳。率先启动关闭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8对矿井。在国家去产能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将原计划三年关闭的18处矿井提前到2016年一年关闭到位,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的62%,分流安置职工近5万人。在果断“退”的同时,适时有序地“进”。利用国家“存去挂钩”的产能置换政策,腾挪出优质产能近6000万吨。新核准煤矿项目数量和建设规模全国第一,煤炭产业结构在一“退”一“进”之间全面优化,优质产能占比达到95%以上。关闭炼铁高炉1座,压减产能60万吨。“填平补齐”钢铁产业,2017年钢铁产量历史性突破千万吨,盈利18.58亿元,一举扭转了6年来的亏损局面。2019年陕钢集团钢铁产量1240万吨,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上升到A级,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极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2019年4月16日,陕煤集团摘得欧洲金融主办的“陶朱奖”“最佳融资解决方案奖”。作为同时涉及煤炭和钢铁去产能的企业,陕煤集团是陕西省唯一一家获得该荣誉奖项的省属企业。陕煤集团推动债转股的实践成为全国的范本。

2016年以来,抓住政策机遇,陕煤集团全力推动债转股项目早日落地。2017年初,陕西金资、陕煤集团与邮储银行三方联合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以陕煤集团榆北煤业有限公司为平台首笔债转股100亿元落地。这标志着陕西省第一个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正式落地。

实施债转股业务以来,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陕煤集团债转股项目签约金额达到千亿元,现已落地逾514亿元,落地规模为全国单体企业最大。落地项目主要采取增资扩股、转让股权、转让股权收益权三种形式,推动企业负债率降低约9个百分点,以时间换取企业转型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构建物流体系 拓展发展新空间

2019年9月27日,陕煤集团所属的陕西铁路物流集团靖神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每年可提供5100万吨的运力保障,与陕煤集团参股建设的浩吉铁路(原称蒙华铁路)一道,为陕北煤炭外运提供新的战略大通道。据悉,靖神铁路是浩吉铁路最大的集运系统。

作为一个“大进大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物畅其流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储备和价格发布体系,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全国能源供应。

目前,陕煤集团对内有4条铁路的直连直通,对外实现与浩吉、包西、太中银、神朔和蒙冀等7条铁路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十大出口外运格局。

2020年3月中旬,陕煤集团收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陕煤集团在迎峰度冬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电煤保供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2016年开始的陕渝能源合作,不但被国家能源局作为区域能源合作的典范在全国推广,更实现了陕煤集团西南地区及长江中上游的物流拓展计划,集团在珞璜、万州、果园、涪陵、荆州、枝城建设大宗产品物流基地,加快长江中上游物流节点布局,为集团煤炭产品南下,铁矿石北上提供支撑。同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仅铁矿石就可降低70元/吨,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4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和长江中上游(湖北)动力煤价格指数相继发布,陕煤集团主导的陕西、重庆、湖北三大动力煤价格指数,将在各区域形成价格风向标作用,最终在全国动力煤交易市场中形成“沿海看国能,中部看陕煤”的新格局。 (下转第六版)

上篇:陕西煤炭价格指数148.1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4/20200421_1_81_764_840_1270.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4/21/18045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