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善待自然的回报毛乌素沙地变绿洲

2023年09月19日

6月4日拍摄的晚霞中的榆林市榆溪河生态长廊(无人机照片)。榆溪河畔,处处绿树成荫,呈现出一派“塞上森林城”的美景。

左图:1974年,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沙地里挖坑栽柳(资料照片)。

右图:2020年5月26日,游人在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参观。40多年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先后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380多位姑娘前赴后继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如今,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一边护林,一边开展生态旅游。 陶明 摄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

在榆林,种树成为一种信仰。榆林人民与浩瀚无垠的荒漠和肆虐无情的风沙进行艰难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治沙乐章,涌现了以牛玉琴、石光银、郭成旺、张应龙以及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与集体,这些“治沙英雄”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经榆林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创造了“林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今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退出陕西版图,标志着陕北地区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绿洲”的逆转。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杨万昌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6/20200609_1_2020_1273_2725_1659.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6/09/1895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