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时常沉默寡言,却总会在
不经意间流露对我们深沉的爱,击中我
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个人就是父
亲。父亲教会我们跌倒了爬起,擦干眼
泪继续前行;教会我们迈过坎坷,跨越沟
壑;教我们做人的担当与责任;教我们与
时间赛跑,一诺千金;教我们与智者为伍,
心存感恩……父爱如山般坚实,如海般汹
涌,如天般博大,父爱总在最重要时刻闪
现,父爱总在艰难中如磐石般坚韧……
思念
——写在父亲节
◎春草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总觉得日子过得“飘忽不定”。春节前后,疫情暴发,居家隔离的日子,时光走得很慢,后来情形有些好转,忙起了工作,不知不觉,已到年中。近日,北京疫情又有些反复,抗疫形势有了些许紧张。闲暇之时,多了点读书思考的时间,一翻台历,发现今天是父亲节,于是,想起了故乡,愈发思念父亲……对父亲的思念,长长的,又有些沉重,有时痛得撕心裂肺,时常梦中哭泣,醒来泪珠满面……
为教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返乡务农。小时候,地少人多,农事对父亲来说,是个艰苦的“难事”,父亲杠起了生活的重担,可能是劳累和压力的原因,很少看见父亲有笑脸,但对于子女的教育,从不含糊。大哥师范院校毕业当了教师,二哥当了工人。对于子女上学优教,父亲从未动摇过,弟兄姐妹争气,个个都学得好,算是让他有了丝丝慰籍。
父亲是苛刻、严厉的。不光教我们学知识,还教我们学做人。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我在街道玩耍,捡了五分钱,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父亲:“爸,我捡了五分钱。”随后一记耳光落在了我脸上,父亲打了我,严厉地说:“哪儿捡的放回哪儿去。”我哭着把捡来的钱放回原处,这一记耳光,竟成了我终生的记忆。
父亲为人耿直,不苟言笑,对生活亦是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于农事,于做个小买卖,于待人处事,父亲诚信、诚实,践言践诺,虽苦虽累,但乡亲们尊重他,亲戚、邻里亦愿找他帮忙,代写信,是经常的事。每年春节为乡亲书写春联,是最为有趣的事,兄弟几人帮父亲裁纸、研墨、晾晒春联。忙活之中,听着父亲与村里人的对话,商议着春联写什么内容,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受到了熏陶。母亲对父亲为乡亲赠写春联,颇有意见,认为耽搁了工夫,还要倒贴钱,受累挨冻的父亲脸上却挂着笑容。
父亲管教孩子,有独到的方法。从不打骂我们,有时我们干了错事,父亲先是训斥,而后是讲道理,兄弟三人中,二哥最调皮,经常挨训,开始他总噘着嘴,在父亲的讲理式管教下,二哥便低头认错,旁边看热闹的我们,亦是受到了教育。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以身示范,他经常默默地干着活,做着事。我们总觉得父亲威严,对父亲敬畏。从小到大,父亲虽很少给我们买点心、玩具,但是教会了我们拉二胡。小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这吃那,玩东玩西,我们对父亲颇有意见,随着岁月的流淌,长大后,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回想起这些事,反而更加敬重父亲。
恢复高考后,父亲鼓励我们考大学,自以为文科较好的我,想报考文科院校,父亲却不同意,让我考理工科,说是当个工程师就很好,也能报效国家。二次考学,名落孙山,父亲却没说过我一句,仍鼓励我再报考。终于,我考上了大学,父亲脸上有了喜色。后来,大学毕业进了工厂,却辗转多次,丢弃了专业,为此,我长跪父亲坟前,请求他原谅我这不孝儿。
人常说,父亲是山,是柱子,是大梁,受生活压迫的父亲,弯了腰,染了病,他却一直顽强地生活着,治病的日子里,打针吃药,与肺癌作抗争,这一切,一直成为我们的痛苦回忆。于生活,父亲付出了很多,获取的却很少;于家庭,瘦弱的父亲在家人眼里是伟岸、高大的。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大家均以不同的方式,惦记、怀念、孝奉着父亲。父亲节说父亲,不单单是纪念、回想,更多的是抒发、思索。自愧的是比起众多的“父亲们”,自己却做得很不好,愿天下的子女们,在纪念父亲的日子里,不仅仅是敬香、祭祀、掬跪怀想,更多的是扪心自问,自己做得如何?相信充满泪水的双眼,依然会透着坚毅、刚强的目光,相信父亲节会使更多人自省并努力前行,秉烛照路,脚下路会更加坚实、执着、有力……
六月的父亲
◎徐祯霞
天一亮,太阳就像个火球蹦出来
父亲须赶在太阳出来之前下地
在六月浓烈的天气里
他总是在和太阳争分夺秒
下地时,他的头上总戴着一顶草帽
为遮太阳,也为突然而来的风和雨
年迈的父亲形容消瘦地立在地里
像是一个活动的稻草人
或者挥镰收麦,或者锄草
或者深耕,或者增补秧苗
父亲一边耕种,一边收获
自己吃,也给我们几个儿女送
终究他吃得少,送给我们的多
那些青菜土豆玉米和瓜果
还有新鲜的面粉和馒头
都是父亲送给我们的应季礼物
吃着父亲送来的粮食和蔬菜
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流汗的身影
热辣辣的太阳,热辣辣的天
父亲从不抱怨,也从不埋怨
日日忙碌只为不让土地闲着
以及对儿女们深深的思念和惦记
岁月的脊背
◎一鸣
沉甸甸的父爱
有如厚实的山
总是把舔犊之情揽在怀里
爱有多深
地有多重
父亲的皱纹
斑斑驳驳
父亲的老茧
烈日暴雨
勾勒着不屈的风景
酷暑严寒
苍老中更显强劲
涓涓细流
不尽爱的滋养
四季更替
花谢花开
始终着一身绿色的戎装
用生命抚育爱的作物
随时准备着满山的芬芳
为的是儿女有取之不尽的
爱的能量
只有给予
不懂回报
清晨见证第一缕曙光
傍晚带回最后一片彩霞
弯着岁月的脊背
耕耘驻守
你在青山翠岭耸立
◎清杨婉儿
有一种气息即使相隔很远
也能感受他的存在
有一种温度即使没有嘘寒问暖
也能触及他的热流
有一种声音即使一声咳嗽
便知那是血脉的颤动
有一幅肖像
永远悬挂在心的天空
他的名字叫父亲
父亲
好想再去你的小竹苑
在你身边
即使不说话
也有安宁靠岸
那个夜晚
你坐在小屋一角
比往常更沉默
我忙碌,你袖手旁观
我欢喜,你落寞寡言
我们为何相差甚远
时间解开讶异的缰绳
我懂得了你高垒的沉默
无言的感伤
你留不住的朝夕与共
难割舍的相依为命
父亲
很想走近你,再近一些
给你一个拥抱
把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心窝让你听见
女儿对你的爱
从来没有离开过
那些静默中的守护
寂寞里的陪伴
葱茏成一座座逶迤的高山
秦岭七十二峪叠行迹
终南翠峰看不厌
因为有你的身影闪现其间
父爱如山
让我依恋
让我复去复又返
让我站在烈烈风中
荡尽心痛,高唱生命之欢
我大的故事
◎陈利辉
我父亲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在我内心深处留下许多温暖和感动,一路走来,作为儿女心灵深处种种情愫的积淀如酝酿百年的陈酒,在不经意间会泪眼迷离、热泪盈眶……
从小我就称呼我的父亲为大(读作dá),我大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新疆当过兵,长得一表人才,潇洒帅气,做人真诚坦荡、干事雷厉风行,是十里八村的好小伙。
我大做人做事都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一个贫下中农的小伙子和一个富农家的书香女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一段佳话,美好的爱情和现实的生活从此开始了。自从进了陈家门,母亲就一直在学校教书,由于教学成效显著,在乡里比较有名气,最终被选拔去乡联办小学(六年制小学)教书。这个消息当时在村里炸开了锅,全村人都议论纷纷,众口不一,说什么的都有,我妈也是左右为难,组织上的命令不可违背,家里的事情也放心不下。最后,我大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我妈说,你只管去教学,咱不能辜负组织上的认可,出门把实力拿出来把书教好,家里的事有我,不怕别人说什么。
在我妈出门教书的那十四年里,我大一个人照顾家里,里里外外做饭、洗衣、管娃、干活、养牛……他经历了多少艰辛和隐忍,这所有的一切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但他从来没有怨言,他相信我妈的能力,坚信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他以一个男人的博爱情怀书写了自己平凡而不平庸的生命历程,这种担当和魄力,值得尊重、肯定和敬仰。
我大和我家的牛,也是一个永远的佳话。生产责任制以后,家里分了十几亩地,劳动量一下增大了,我大就多方筹资借钱买了头小牛犊。他说第一眼就看上它了,自从这头小牛犊来到我家,我大就按时给牛喂青草、干草、硬料等,精心呵护它的成长,村里人都说我家的牛长得比别人家的骡子马都快。是的,就是这么回事。
从小到大我一直把我的父亲叫大,虽然小时候心里也会羡慕别的孩子叫爸,但终究感觉被我叫爸的那个人不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叫大心里踏实。我大,经历了艰苦的岁月,用一颗善良的心、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博爱的情怀书写了生命的奋斗历程,是根植在我内心深处的终生温暖,鼓舞、鼓励着我们每个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说实在话,父母安在是我们最大的福气,父母健康是我们最好的财富,如今拉着他们的手、挎着他们的胳膊,对我们来说才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感恩生活的馈赠,感谢人生的缘分,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