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
郭大为
2018年12月21日,我来过陕西工人报社,距今天557天。当时,报社的环境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条件比较简陋、有点脏兮兮,感觉大家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实属不易,从那个时候,我们就下决心一定要改造提升环境,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好环境才会吸引来人才,好环境才会使人有精神、在状态,得到尊严、得到体面,这是起码的认识。只有把环境改造好,才算对得起同志们,特别是正在干事创业的青年人,这个很重要。好环境能够促使一个优秀团队的形成,包括办公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干事环境,这是大环境的概念。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干事和发展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时刻想着怎么让青年人发展得更好、行得更稳更扎实,让他们少受挫折、少走弯路,这样才能赢得青年人的心,赢得青年人的心,才能赢得未来。
我一直想和报社的同志们见见面、说说话,明天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作为党的人在一起忆党史、说党话,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大家鼓劲加油,看报社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推动和解决的问题,看怎样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因为大家都知道,办报人的价值都凝聚在报纸上,报纸的价值有多大,办报人的价值就有多大,所以我们要视报如命,这个“命”,就是安身立业之命。围绕把报办好,首先我谈几点认识,和同志们交流。
报纸反映的是现实,记载的是历史,承载的是文化。据史料记载,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100多年了。但古代社会的报纸或不是纸质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连续发行,一定意义上也不是面向公众的。现代意义上的报纸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报纸的英文一词最早出现于1665年英国第一家报纸《牛津公报》上。办报人对报纸是怎么产生的,应该心中有数。
小报纸,大事业,影响人、塑造人、提升人,甚至改变前途命运。1935年9月,刚翻过雪山、涉过草地的红一方面军占领了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毛主席正在为红军转移方向踌躇不定,就在这时,从一个敌少校副官身上搜到了几张近期的报纸,其中一张《晋阳日报》上写道:“陕北刘志丹‘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报纸还附有一张所谓“匪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略图。据此,毛主席听了当时唯一跟随中央红军长征的陕西党组织的负责人贾拓夫的意见后,说了四个字“到陕北去!”,这才决定了红军的落脚点,它也是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这张报纸,就可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今天。
作为工会报业人,我们还要了解工人报刊的历史。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刊,就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8月创办的《劳动周刊》;第一份工人日报,就是中国共产党省港罢工委员会1925年6月24日出版的《工人之路特号》。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工人日报》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毛主席曾两次为《工人日报》亲笔题写报头,在同类报纸中,只有《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能享此殊荣。我们《陕西工人报》的前身是1950年创刊的《西北工人报》,1956年正式更名,报头原来也是选用的毛体,和《工人日报》相比,也是有历史、有味道的报纸,至今已有70年。我讲这些,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要忘记工人报刊首先姓“党”,要爱党、护党、为党,二是在7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要重整行装再出发。
《陕西工人报》作为党的喉舌,为工人阶级发声,也是省总工会最重要的宣传阵地,无论新闻宣传方式怎么变,这块阵地不能丢。如果没有陕工报,我们就会感觉“黯然失声”。如果一个人不会出声,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对政治组织也一样。2018和2019年,《陕西工人报》发行量连续两年保持在7.3万份以上,在陕西有较大的影响力,得到广大职工群众喜爱,很多职工读报的兴头,就是从读陕工报开始的,这与你们的努力分不开,功劳是大家的,都付出了汗水和努力。希望你们强化宣传创造价值的理念,把陕西工人报越办越好。讲五点要求:
第一,新班子更应该有新气象。省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报社班子建设,是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产生的新班子。领导班子强,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四梁八柱一定要立得很端正,基础打得很牢,这个建筑才能成为一个坚固的建筑。领导班子作用怎么发挥呢?首先靠的是团结。合作是最强的战斗力。现在大家越来越体会到,在一起工作,既是组织安排,又是人生缘分,应该倍加珍惜、互相欣赏、学学相长。作为团队成员与人合作要成为习惯。团结产生好心情、好状态,我们既要知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更要懂得会团结产生“高颜值”,与人为善的人、和谐相处的人,都会显得年轻;老琢磨人的人、老想整人的人、老给人造成不愉快的人,就会把自己弄得一筹莫展、愁眉苦脸。人不怕累体,就怕累心,累体容易恢复,累心就会累出心病,心病不好治。不和谐、不对路、不对卯,就不团结,就会产生“心墙”,世界上最厚的墙是心墙,一旦有了心墙,就很难拆除。我多次谈过兴头和劲头的问题,有兴头就有劲头,心劲是最大的劲。二是靠发展的眼光。有学者统计,一个新的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用了14个月,微信只用了10个月,这对纸媒的冲击很大,2019年元旦这一天就有17家纸媒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办报人要有紧迫感、危机感。现在是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时尚,更接地气,更有影响力。三是靠进取精神。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计划经济是大鱼吃小鱼,市场经济是快鱼吃慢鱼。所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要有进取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作为,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我们坚信,报社这个团队一定能够在开拓进取中体现本领和能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