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今日迎“头伏” 饺子“转”起来

2023年09月20日

据新华社电 7月16日,我国进入“头伏”。专家提醒,“入伏”后,全国多地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温,平安度过“苦夏”。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一些简要的词语表示冷、暖、干、湿等气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二十四节气的不足,如“三伏”“三九”等。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年的“三伏”,7月16日至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24日为末伏。由于中伏有20天,所以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罗澍伟说,伏天伊始,天气炎热,人的精神容易倦怠不振,食欲不佳,饺子既是传统饮食中开胃解馋的佳品,又像“元宝”一样,是富足的象征,迎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所以有了“头伏饺子”的说法。

什么馅的饺子适合在“入伏”后食用?“素馅比较好,如西葫芦鸡蛋馅、韭菜鸡蛋馅,清爽适口,不油腻。”罗澍伟建议说。

上篇:陕西获中央预算投资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下篇:西安失业保险金补助金支持“掌上”申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7/20200716_1_1422_451_2705_1305.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7/16/1924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