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上好预防学生溺水这把“锁”

2023年09月20日

“池塘河流又没上锁,可咋办?”面对屡屡发生的中小学生溺亡事件,基层领导干部道出了他们的无奈。其实,池塘河流溺水预防是有“锁”的,只不过用得不够好,锁得不够牢。这把“锁”就是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的合力。暑假已至,学校放假,学生安全不能放假,务必上好中小学生溺水预防这把“锁”。

自1996年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以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2019年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安全教育在学校里不断得到加强。但也要看到,学生安全教育周周搞、月月搞、年年搞,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些地方存在“葫芦掉进井里”的情况——看似深入,其实还是浮在水面上。

据了解,当前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告知书”“一封信”这样的形式上,家长签字就算完成任务;有的安全教育“网课”形式新、内容好,但要么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变成了家长“作业”,要么不适用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成为摆设;有的地方安全教育满足于责任传导、档案留痕,涉及学生安全教育的临时任务和检查不断出新,但大多“只吃药,不治病”。

暑假已至,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在严密疫情防护中度过一个学期的“神兽”,“出笼”后肯定要撒欢,而大人们忙于复工复产。可以想见,今年暑假的学生安全要抓得更紧、“锁”得更严才行。特别是发挥系统合力这把“锁”的作用,把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结合起来。

一方面学校要上好暑假安全课,相关单位不能与学校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就完事了,要用行动积极配合;少听汇报、少要方案,多问学生、多测实效,落实安全教育效果,切实避免应付了事。

另一方面,社会防控力量要行动起来。可考虑把学生安全纳入城镇的网格化系统和社会风险隐患系统进行管理,全面排查学生安全隐患点、评定隐患等级、做好提醒警示;进一步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作用,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合力保障孩子们平安度过风险期。 □姜伟超 白丽萍

上篇:第一时段高考志愿填报结束,考生要注意什么?
下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材编写启动会在西安召开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7/20200730_1_2085_320_2702_73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7/30/1928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