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中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刘国中关于工会工作批示精神,切实把“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作为全省工会工作的主题主线,把“当好群团组织排头兵,力争陕西工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持续目标,精准把握工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资源优势、群众优势,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工会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多干党委想干的事,多帮政府干好正在干的事,多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操心的事、揪心的事,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奋力追赶超越,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1.推动学习宣传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列入年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计划,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深入学、系统学、反复学,常学常新、真学真信、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深入开展“往职工中走、往心里做、往实处落”行动,用职工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开展分众化、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宣传宣讲,切实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2.提高工作落实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完善各市区工会主席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的作用,季度点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重点,形成横向到产业工会、纵向到市县工会的工作机制。完善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工作报告制度,重点加强工会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一盘棋”推进全省工会工作。健全省总工会与市级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作用,主动争取党政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形成多方联动推进工作的合力。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工作督查考核通报,可以每半年对各市(区)、各省级产业工会和各单列单位工会工作进行一次考核打分,通过通报、约谈、缩减先进指标等措施,推动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工作局面。
(二)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3.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解决产业工人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推动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各项举措,着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陕西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选择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总结经验予以推广。持续抓好三秦工匠、陕西产业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工作,推动建立小工种、特殊工种、服务行业技能人才评定制度,广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让产业工人发展有更好通道。推动落实省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工人收入待遇水平。发挥工会院校、培训机构等作用,根据产业工人队伍特点制定培训大纲,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让培训出生产力。
4.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广泛深入开展“抗疫促生产、夺取‘双胜利’”主题劳动竞赛,赛出活力动力,赛出质量效益。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开辟竞赛“新跑道”,促进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增强企业创新力。以职工为中心,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为职工搭建舞台,提倡全员参与,拓宽鼓励激励覆盖面,让劳动和技能竞赛成为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成才的主阵地。
5.推动职工创新创造。广泛开展“五小”活动,拓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等活动内涵,办好两年一届的“陕西省职工科技节”,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深化创建工作,培育更多的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同类工种的技术交流活动,互学互鉴、创新提高,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以创建“梦桃式班组”为抓手,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浓厚班组创新文化,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班组。建立职工技能专家人才库,点对点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
6.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选树工作,广泛组织劳模和“最美职工”等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座谈会,推动劳模公园、劳模墙、劳模塑像、劳模展厅、劳模纪念馆建设,让劳模精神在三秦大地发扬光大。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制作发放“劳模证”,凭证享受医疗、出行等方面便利,让劳模受尊重、受礼遇。健全完善劳模日常管理工作制度,让“一日当劳模,一生作贡献”深入人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观宣传教育,组织劳模和工匠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体验劳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