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雷玉山: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2023年09月21日

小雨骤晴,雾锁秦岭。8月21日上午,驱车行驶在西安环山公路周至段,两旁集中连片的猕猴桃园里碧叶连天、繁果压枝,一派丰收景象。在位于秦岭北麓九峰镇南千户村的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踩着湿软的泥土仔细察看猕猴桃新品“瑞玉”的生长情况。

“瑞玉”是雷玉山研制的适宜在秦岭北麓种植的猕猴桃高端新品种,因其优质、多抗、耐贮运的综合优点被称为“中国猕猴桃颠覆性品种”,近年来在全国猕猴桃主产区设点示范推广,授权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总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雷玉山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用情用力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技专家。

一生只干好猕猴桃科研这件事

今年57岁的雷玉山,长期从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坚守猕猴桃科研岗位20多年,亲朋好友都戏称他“这辈子只会与猕猴桃打交道”,他却说:“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不要紧,关键是要把这件事干出名堂!”

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虽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但一直却是“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原因曾面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期间,上级给了雷玉山几次调换工作岗位的机会,他却选择留下来,与大家共渡难关。

“等上级给饭吃不是办法,只有靠自己干才有出路。在单位生死存亡之际,雷玉山带领十几名科研人员,胸怀猕猴桃事业、立足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一手搞科研一手抓管理,深入田间地头,起早贪黑搞科研,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民、专业技术过硬的猕猴桃创新团队。

2015年9月,雷玉山发起组建了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建成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靠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选育出猕猴桃新品种优系10个、审定新品种5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4个、获专利授权5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瑞玉”“璞玉”“碧玉”及“金玉系列”品种为全省猕猴桃品种结构调整做好了良种储备。他还带领团队边研究技术边示范推广,用10年时间将猕猴桃花粉研发、生产及授粉技术推广到全国主产区,带动了猕猴桃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猕猴桃雄株培育及花粉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成果荣获2019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付出就有回报。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猕猴桃育种与生物技术团队被命名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雷玉山被评为陕西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下转第三版)

上篇:全国“质量月”活动9月开启
下篇: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 围绕重点工作精准发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09/02/1963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