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桥梁架设这个代表着世界一流技术的岗位上,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守奉献,精雕细磨,将至少6小时才能完成一孔箱梁架设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使900吨箱梁架设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先后5次创造和刷新了全国纪录
工作中的郝铎。
九月的齐鲁大地,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近郊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纱帐里,正在建设的鲁南高铁——梁济运河特大桥飞驾于长势喜人的玉米高粱之上,向前一孔一孔地延伸着……
9月2日16时30分,随着第611孔900吨箱梁以每分钟200毫米的速度稳稳地落在桥墩上,承担铺架任务的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铺架队队长郝铎和他的队友,仍将每孔箱梁的架设时间锁定在4小时之内。而在世界高铁桥梁铺架领域,架设同样一孔箱梁至少需要6小时。
900吨箱梁是中国高铁建设者的首创,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世界高铁桥梁架设提供了“中国标准”。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怀泽自豪地介绍:“从6小时缩短至4小时内,作为我国高铁桥梁架设的种子队,郝铎他们在提供‘中国标准’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是磨砺出来的
郝铎军旅出身,兵贵神速是他在新疆军营锤炼出的一种做事风格。那时,他常听从新疆返回陕西老家探亲的战友发牢骚:“每次坐火车一个单趟都在48小时以上,回家的路太漫长!”他便想:“中国的火车什么时候能跑得更快些?”人生真的有缘,2008年4月,他被分配到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工作,从事“让中国火车跑得快一些”的高速铁路建设。
在鲁南高铁项目部郝铎的宿舍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各种业务书籍和学习笔记。今年7月6日,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名单公布,郝铎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他继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后获得的第4个省部级以上荣誉。尽管荣誉众多,手不释卷、刻苦钻研依然是郝铎的日常习惯。项目经理柴兵说:“郝铎是个爱学习钻研的人,经常把设备当‘恋人’,抱着专业书,如庖丁解牛般对照学习设备各部位、部件的性能和结构。”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