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牟影影 实习生 王诗婕)10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24.93万户84.36万搬迁群众全部实际入住,应腾空收回旧宅基地22.11万户、拆除复垦18.3万户的任务全部完成。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自2016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一直在持续用力推进。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迎军介绍,目前,全省以安置社区为中心,全面落实“三单一卡”(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和搬迁对象脱贫明白卡),初步形成了社区工厂式、依托园区式、依托景区式、劳务派遣式、公益岗位式、三产服务式等“社区+”稳定脱贫模式。
记者了解到,我省采取因地因企因人“点对点”支持返岗复工、网络招聘、企业线上培训、带贫企业解决、公益岗位安置等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65万人,公益性岗位在岗贫困劳动力3.02万人。
为了更好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我省组织当地国有企业和产业项目对接,大力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在省内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9.84万人。全省243个800人(或300户)以上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站或窗口。实施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累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12.28万人。大力扶持创业脱贫,全省县、乡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总数达581个。
据悉,下一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将继续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和岗位收集推介,积极开展人岗对接,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确保有劳动意愿且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