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鲜康)10月28日,陕西调查总队三季度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各项稳就业政策渐显成效,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难”问题有效缓解,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但仍存在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就业不充分现象等问题。
截至9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1.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8万人) 的82.11%,城镇新增就业向好趋势凸显。三季度,就业人口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3.9小时。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求职方式正在由托人介绍和被动等待向借助网络和主动求职转变。
近期,省发改委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23条工作举措。出台支持重点项目开复工的政策文件,制订复工计划,新开工省级重点项目基本做到了“应开尽开”,抓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截至8月,累计有79个项目获得贷款1856亿。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聚焦各类企业和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细化实施43项“稳就业”政策措施。强化“减、免、缓、返、补”政策到企到人。截至9月底,全省已减免企业社保费179.36亿元。
省教育厅加大在线招聘力度,举办各类网络招聘8941场,参加单位7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342万余个,线上面试100余万人次。
同时调查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个人求职期望过高等因素加剧了“慢就业”现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失业人口中16-24岁青年失业人口占全部失业人口比重为22.4%。
三季度,调查数据显示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仅为49.8%,其中女性签订合同比例为51.6%,男性为48.7%。私营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8.2%,表明多数私营企业用工不规范,员工权益难以保障。在所有签订合同的雇员中,社保缴纳率为86% , 带薪休假占比为80.9%,劳动者权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劳动力调查中,全省就业人口中有35%的就业不充分人员,其中,不充分就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8.3%,这部分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不高,就业质量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以临时性、不稳定工作为主,工作时间不连续、收入较低,希望增加工作时长或从事多份工作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调查建议,要进一步抓好就业政策宣传落实,使更多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员知晓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稳企、支持劳动力就业、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升群众对于就业政策的知晓度。
针对受疫情影响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就业困难群体,加大其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完善跟踪帮扶机制。需开启多元化招聘渠道,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进行招聘,加强“一对一”就业指导,积极开拓更多就业渠道,丰富新就业形态,鼓励到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