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走入新时代创新发展 迈向新征程再创辉煌

——铜川市总工会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22日

初冬时节的铜川大地,澄澈的河水汩汩流淌,青山红叶相映成趣,条条大道连接希望,排排高楼托起风光。

1958年4月5日,铜川因“煤”建市,同年铜川市工会联合会成立,1959年更名为铜川市总工会,工人阶级有了团结统一的组织,铜川工运事业正式扬帆起航。经过60余年风雨洗礼,铜川市总工会已发展成为辖4个区县总工会、2个工会工委、4个产业工会、1780余家基层工会组织、拥有14余万职工会员的人民团体组织。

随着铜川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铜川市总工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工会组织不断壮大。近年来,在市委及省总正确领导下,铜川市总工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会工作,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在铜川市总工会调研。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有序推进规范化

分类指导夯实基础。为真正发挥基层工会组织“职工之家”的作用,铜川市总工会2015年开始探索建立了《委员联系基层制度》,31个市级工会委员累计进企业班组30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180余条,解决问题56个。2017年,为深化委员联系基层制度,在全市开展基层工会组织“三分类、三指导”活动,到2019年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一、二类组织占比已超70%,实现全市1780个工会组织“一类组织出亮点、二类组织上台阶、三类组织换面貌”总体目标。

农民工入会实现突破。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印发后,铜川市总工会采取了集中入会等措施,农民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51% 。2019年启动农民工入会全覆盖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100万经费,通过“新建、提升”两步走计划,在全市建立了25个“农民工入会示范单位”,开展农民工入会服务“十个一”专项行动,通过技能培训、健康体检、劳动竞赛、疗养休养、法律宣讲、文体活动等方式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让农民工感受到了来自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实现调研摸底、入会动员、工会组织、维权服务“四个全覆盖”。

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2018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铜川市总工会着力推动本市产业工会设置和构成更加合理。2019年12月,铜川市工交工会、铜川市建设工会正式成立,至此,包含已有的铜川市教科文卫体工会、铜川市财贸工会,驻会市级产业工会达到4家。为加强工会工作保障,铜川市总工会致力推动工会经费税务代收不放松,工会经费收入连年稳步增长,2019年较上年同比增长53.56%,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了市级财政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改革性新突破,为铜川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人文化宫落成投入使用。2016年铜川市工人文化宫被列为《铜川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大项目之一开始破土动工,2019年9月竣工投入运营使用。新落成的工人文化宫集职工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已承办了50余场惠民演出。同时,王益区工人文化宫也已重建竣工,耀州区工人俱乐部重新装修装饰,市、区县工人文化宫已俨然成为新时代职工群众新的“学校和乐园”。

铜川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挂牌。

慰问“八大群体”之保安员。

立足工会职能,助推经济发展大局

创新人才服务管理,让劳模精神引领经济发展。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动员各级劳模或一线值守、或逆行出征,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共计131万元。助力脱贫攻坚中,开展“六团百村千户”行动,成立劳模技能、产业、企业家、教育医疗、宣讲、先进集体等劳模扶贫“六团”,深入全市百余个贫困村,为贫困群众送技能、送岗位、送教育、送医疗等,帮助贫困群众脱贫。2019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劳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免费参观市内旅游景点、实行劳模医疗优先、住房优先“两免两优”政策,为全市888名市级以上劳模发放“两优两免”劳模证。2020年制定《“铜川工匠计划”实施办法》,实施“铜川工匠计划”,用5年时间为铜川选拔储备技术技能人才200名以上。

紧抓“六稳”“六保”着力点,建立消费扶贫体系。在全市工会系统持续开展劳模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六大扶贫行动”,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脱贫攻坚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今年重点推进全市职工消费扶贫行动,举办了铜川市职工消费扶贫推介会,4家工会与我市消费扶贫企业签订消费扶贫产品认购意向书。在盐城市总工会网站宣传推介铜川扶贫产品。截至目前,盐城市各级工会累计购买我市扶贫产品价值近290万元,全市各级工会累计购买扶贫产品650余万元。

精准解困脱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铜川市总工会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过程,积极参与全市党政脱贫攻坚总体统筹,坚持“政策先行、件件落实”,逐步形成“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主线贯穿、典型引路、部门联动、经费保障”这一套具有“铜川特色”的工作机制。在工会“四送”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帮扶力度,扩大帮扶覆盖率,通过交友帮扶、助学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性帮扶、职业培训等帮扶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铜川特色”的帮扶品牌。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11.31万元,帮扶困难职工20942人次,真正做到了让困难职工“站起来、走得远”,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铜川市农民工入会全覆盖推进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职工合唱比赛。

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

突出主责主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万千百”活动,找准职工群众需求。从2019年开始,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启动开展“访万名职工、进千家企业、办百件实事”活动。两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累计走访企业2462家(次)、走访职工22577人(次)、排查解决困难问题1680个、为基层职工办实事1245件。

“爱心驿站”专项行动,为户外职工打造温暖港湾。从2018年开始,铜川市总工会启动实施“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爱心驿站)三年计划专项行动”。已建成100个市级“工会爱心驿站”和10个标准化“工会爱心驿站”,形成覆盖5个县区城区、辐射重点乡镇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的工会爱心服务阵地,使工会服务户外劳动者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函两书”制度,让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不再空喊”。率先在全省开始建立和推行“一函两书”即《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制度,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权利的落地落实问题。今年以来,铜川市总工会持续关注新冠疫情对企业复工复产、职工权益保障的影响,及时发现劳动违法线索隐患,下发《提醒函》16份、《意见书》2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法治体检”变检查为服务,当好企业“法治健康医生”。联合司法局、人社局、律师协会,由法律专业人士、劳动法律专家、工会干部共组成6支市、区县公益法律服务队,重点对全市100户受疫情影响严重、非公民营或劳动关系矛盾易发企业进行“法治健康体检”,对照《和谐劳动关系法治体检项目单》,帮助企业逐项排查法律漏洞、评估违法风险、提出防范意见、解决法律疑难。

华章还待续写,拼搏未有穷期! 铜川市总工会用真心、贴心、暖心的理念,更全、更细、更优的服务,更高、更广、更远的目光,跨越光阴长河,紧扣时代脉搏,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工人力量,汇滴成海,澎湃激昂,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铜川的飞跃铸就最坚实的杠杆。 (张马珂)

劳模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

印台区职工消费扶贫推介会。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20/11/20201109_1_728_395_1985_1109.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20-11/09/2021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